建湖高标准农田引来“金凤凰”

来源: 时间:2014-01-14 点击数:

    江苏省建湖县地处苏北里下河平原,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近年来,建湖县农业综合开发有效整合资源,全力打造高标准农田,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通过生产环境的优化,吸引众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引领当地农民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坚持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先导,精心实施高标准农田,打造高效农业投资平台
    建湖县境内地势低洼,水网密布,极易受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给农业丰产丰收增加了困难。近年来,建湖县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先导,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夯实了基础。首先,立足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建设。坚持将高标准农田与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相结合,按照集中开发、连片治理的要求,制定了全县高标准农田发展规划。在制定规划时,充分吸纳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委托科研院所和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结合本县农业产业分布特点和农作物生产需要,配套各类工程,使规划具有前瞻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近几年,按规划先后确立实施了上冈、冈西、颜单、宝塔、高作等5个高标准农田项目,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力争全县高标准农田比重达60%以上。其次,实行重点倾斜,强势推促实施。该县早在2009年,对照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对县域范围内的中低产田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台账,逐步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重点围绕高效农业项目和主要干道两侧农田,集中大部分资金建设灌排工程、田间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兼顾农业、林业、科技等诸多方面。为保证高标准农田项目顺利实施到位,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重点考核目标,列入全县八大类重点工程项目,实行重点重抓、重点推进,力促高标准农田任务全面完成。第三,突出基础设施,抬高建设标准。在实施高标准农田过程中,注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旱涝兼防、综合治理”的原则,确定以排灌水系为主线,机耕路为骨架,泵闸桥涵相配套的工程建设体系,对“沟、渠、田、林、路”实行综合治理,对“桥、涵、闸、站、洞”进行综合配套。大力推广防渗渠现浇技术,改进桥涵闸配置方式,提高机耕路、防渗渠等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2011年上冈项目区将原砂石路全部改建为硬质水泥路,方便机械化作业;2012年颜单项目区将原4米人字门闸改建为4米直升门闸,提高抗洪能力。近年来,每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亩平投入均在2500元以上,超过计划近1倍。
    二、坚持以整合有效资源为依托,合力提升项目区内涵,优化高效农业投资环境
    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必须聚合各方资源,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为吸引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近年来,建湖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增强全社会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优先将上冈果蔬、颜单优质稻米、庆丰杂交稻制种、恒济荷藕、九龙口水产等地方特色产业,纳入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对规模基地实行重点扶持,鼓励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加快规模化发展。2010年以来,先后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600多万元,建成优质稻米基地3万亩,优质制种基地5000亩、优质果蔬基地1万亩和高效荷藕基地5000亩,初步形成“区域特色突出,区域布局优化,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二是整合支农资金,合力推进建设。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为牵引,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变、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司其职”的要求,整合农林、交通、水利、财政等支农资金,向高标准农田集中,向高效农业园区倾斜,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共同打造形象最佳、质量最好、效益最高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2010年以来,全县共整合各类支农资金2.46亿元,集中用于高标准农田及其高效农业项目建设,使支农资金发挥最大效应。三是坚持科技进步,提升项目内涵。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积极引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项目区科技水平;依托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单位,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推广无土栽培、滴水灌溉、生态健康养殖等集约高效型生产模式,引进日本番茄、荷兰紫甘蓝、韩国荠菜、圣女果、郁金香米椒、醉金香葡萄等高产优质品种10多个,与单一种粮相比,新增效益5000多元。
    三、坚持以推介农业项目为抓手,积极招引投资者兴业,放大高效农业投资效应
    建湖县在集中连片打造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精心培植项目投资载体,有效促进了项目落户和效益提升。一是积极培植和推介农业项目。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园区和高效农业园区,其中重点培植了九龙园艺、恒济现代渔业、上冈果蔬、颜单有机稻米、城东现代园艺科技园、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冈东高效农业示范区等7个特色、高效农业园区。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宣传推介农业项目,招引客商到项目区投资兴业、共同发展。二是扎实搞好优质服务。在扶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还专门制定了农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国家政策框架内最大限度地给予优惠和扶持。同时,搭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全面负责高标准农田及农业项目园区的资金整合、工程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协调服务等工作;对入户投资项目,凡涉及到的项目审批、证照办理等相关手续,由相关镇区和部门代办、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和发展顺利进行。三是项目区引来众多“金凤凰”。由于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投资环境的优化,发展政策的宽松,加上项目具有发展潜力,近2年来已吸引10多个客商落户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投资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项目。如台湾客商看好该县冈东高标准农田良好的田容田貌,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2万亩特色农业项目区。昆山客商看到该县九龙口项目区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规模达5000亩的九龙园艺示范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上冈项目区吸引上海客商投资1600多万元,创建了盐城中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大棚种植葡萄近1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成为境内外客商投资农业项目的香饽饽。四是项目发展成效喜人。高标准农田建设吸引众多客商发展高效农业,并带动了当地农民投资或加盟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芦沟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变成市民,既拿到土地租金,又到项目区打工攒钱,一举两得,农民人均年收益13000元,比实施前增加4000元。上冈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通过光阳蔬菜公司的带动,引导当地大户示范带动特色蔬菜种植,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大棚蔬菜1200亩,户平增收2万多元。总之,近年来建湖县借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平台,吸引众多客商到项目区投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不仅有效促进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而且让农民群众看到了好处、得到了实惠。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