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双店鲜切花产业造就的“全国之最”
历经10多年的发展壮大,东海县双店镇鲜切花产业不仅实现了规模种植面积的增幅扩张,而且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上处于同行业领先的水平,夺得多个全国、省市之最,成长为响当当的“富民大产业”,让越来越多的花农过上了“花样”生活。
1.6万亩种植面积—华东地区最大
冬日的阳光下,双店镇北沟鲜切花产业园里一望无际的温室大棚泛起“白色”光芒。元旦过后的鲜切花市场出奇地好,一扎(10枝)百合花卖到了60元,让一个个花农喜出望外,忙着适时采摘鲜花销往城市鲜花店。“真是规模出效益啊,俺家经营的12个温室大棚春节前少说也能进账50万元。”60多岁的花农单培奇高兴地说。
在北沟鲜切花产业园里,像老单这样的规模种植大户、“花老板”园区里还有很多。他们能在高效农业发展中脱颖而出,得益于政府实施的产业带动、政策驱动和技术推动,据了解,双店镇从2000年仅有的40栋鲜花大棚,到现在已建成高标准花卉温室大棚6000余栋,规模连片种植面积达1.6万亩,基地有香水百合、郁金香、玫瑰、非洲菊、鹤望兰等20多个中高档的鲜切花四季常开,畅销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从事鲜切花种植、种苗引进、产品销售、网上营销的人数达到了3300多人,带动花农年实现鲜切花销售收入5亿元,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成为江苏省鲜切花产业基地、种植面积在华东六省一市最大。
129个百合新品种—创造全国之最
走进座落于双店镇鲜切花产业园的连云港西诺种业有限公司的百合新品种智能温室,只见五颜六色的新品种百合竞相开放,让人目不暇接;一块块品种简介牌好像把人带入了新品种的王国,公司经理李兆伟介绍说,这里试种的新品种有红色的西诺红、红芯、瑞格塔,有黄色多瑙河、波哥大、黄色风暴,还有白色的肉色杰作,有些品种是国内首次引进繁育,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近年来,双店镇加强与连云港西诺种业有限公司、荷兰皇家范赞藤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精心打造中国百合试种中心,从荷兰引进高档百合新品种,利用占地15亩智能温室进行工厂化繁育推广,先后引进百合新品种100多个,使百合新品种目前突破129个,创造了全国之最,成为全国百合“品种最多、品种最优、品种最全”的百合花种植基地。为花农培育增收“亮点”,赢得市场“卖点”,大大提高花农的高效种植收入,成就全国三大百合产区之一,占居上海市场销售份额的70%。
10余个“金字招牌”—同行业最多
多年来,双店镇一直把鲜切花品牌、高效种植园区、标准化示范创建当作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抓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调集精兵强将,广泛联络省市县科研院校紧密协作,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运作模式,形成全力以赴抓创建创优的工作机制。从种苗、种植、管理、施肥、防治病虫害、市场销售等每个环节入手,对鲜切花生产的全过程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由传统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生产转变,推动鲜切花产业转型升级。
2013年,双店鲜切花基地赢取了全国巾帼鲜切花示范基地、省鲜切花标准化示范区、省首批高水平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和省三星级旅游示范点“四块金字招牌”。“晶都花卉”获省名牌产品,并成功注册国家级商标。今年正申报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鲜切花第一镇”、“中国花木之乡”、“全国鲜切花生产示范区”、“ 省首批设施园艺示范区”、“江苏省生态镇”等一个个闪亮的匾牌荣誉让双店镇鲜切花品牌名扬大江南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对双店镇的鲜切花富民朝阳产业给予重点报道,有效提升了特色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鲜切花已成为双店镇的一张亮丽名片。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