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叮当河”大米卖出猪肉价

来源: 时间:2014-01-17 点击数:

    作为今年灌云县探索种植的1200亩有机稻加工企业,连云港友富粮油贸易有限公司老总张友富最近感到很头疼:“我们只负责加工包装,至于卖给谁卖多少根本不要我们操心。很多老客户找上门来买不到米,认为我在拿架子。”该县今年率先在叮当河沿线5个乡镇建设1200亩有机水稻转化基地,收获加工的稻米卖到了30元/公斤的猪肉价,却仍然是供不应求。
    灌云县是连续多年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每年种植水稻约70万亩。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多引起社会关注的背景下,为示范提高种粮效益,2012年起成立有机稻种植领导小组,按照种植远离城镇、工厂、交通干线以及周围环境无污染源的要求,多次邀请省农科院、南农大、扬州大学农学院等专家、学者考察选址,最终确定在灌云饮用水源的叮当河沿线建设有机稻种植转化基地,涉及侍庄、伊山、南岗、小伊、龙苴5个乡镇,总面积1200亩。
    2013年夏季麦收后,灌云县农委牵头统一流转基地涉及的各乡镇土地,开沟平整,建立灌排分开独立水系,直接从叮当河饮用水源取水灌溉。同时,围绕“米质优、产量稳”的目标,选择抗病抗虫,兼具口感、外观、品质极佳的南粳9108作为主导品种统一种植。种植过程中,农委技术人员定点跟踪服务,从育秧到大田栽植杜绝施用化肥、农药,全部采用人工除草、田间养鸭等方法防治病虫害,虽然亩产量不敌普通水稻,但亩均产出效益翻了一番还多,稳定超过5000元。
    作为一个创新举措,有机稻转化基地在市内首次采用了“稻鸭共生”生产技术,引进镇江役鸭、高邮麻鸭等良种鸭苗1.5万只,水稻抽穗灌浆期之前放养在稻田。县农委副主任卞曙光介绍,鸭子上阵是田间管理好帮手,可以收到灭虫、除草、中耕、浑水、施肥、增效等综合效果。“稻田中的幼嫩杂草是鸭子的青绿饲料,鸭子在秧田游走吃草捕虫,既能划松土壤,又能促进水稻根系下扎生长,排泄的粪便则是天然的有机肥,既培肥了地力,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他说,“不仅如此,鸭子在有机稻转化基地内生长,商品性也特别好,每只稻田鸭至少卖到40元,一枚鸭蛋卖1.5元,真正实现一举多得。”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