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活化思维” 强力推进农开项目建设

来源: 时间:2014-01-16 点击数:

    农业综合开发为现代农业建设打牢物质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为和谐社会构建夯实经济基础。灌南县从服从、服务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县域优势,活化思维,找准农业综合开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发展点和落脚点,强力推进农发项目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一、坚持资金整合,实施集中投入。在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下,依托项目,发挥优势,搭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经济发展资金整合平台,引导和带动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投放于项目区,实施全方位开发建设。省农业资源开发局、财政厅下达了该县201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第一批中央财政存量资金投资控制指标。本批项目是土地治理1个,治理面积1万亩,总投资1430万元,项目涉及该县孟兴庄镇,惠及倪场、余兴、西南、老垛等四个行政村。与此同时,在保证农开项目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整合水利部门项目资金526.69 万元用于本项目区建设,以提高项目建设标准,有效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
    二、坚持滚动开发,积蓄发展后劲。为了保证农业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改变项目开发建设由单纯的财政不间断投入的单一体制,逐步向财政扶持、经济合作组织和受益群体自我投入、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方向转变,积极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进一步完善“助龙头、建基地、扶协会、带农户”的“一条龙”开发模式,切实提高农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开发意识。
    三、坚持市场导向,延伸产业链条。紧紧抓住国家在农村产业化发展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有利机遇,继续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指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好农发资金,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催生一大批经营效益好、影响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