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农机科技入户成效明显

来源: 时间:2014-01-17 点击数:

  今年是苏州市吴江区开展农机科技入户实施工作的第六年,吴江区以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微孔增氧技术、果树剪枝机械化技术等为四大主推技术,以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大中型拖拉机、微孔增氧机、果树修剪机等为六大主推机具,确定松陵镇、同里镇等5个乡镇为农机科技入户重点乡镇,确定同里镇北联村、三港村等村为农机科技入户整村推进的10个重点村。通过政府推动,项目带动,建立起农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农机技术应用直接到田、农机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长效机制。
  一是进一步加快了主推机具和主推技术的普及推广,通过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全区全年共发展各类农机具512台套,农机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机化装备结构更加优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成果显著。
  二是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农民的科技素质,全年开展中拖驾驶员培训、秸秆机械化还田培训、插秧机操作手培训、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各镇区农机具操作现场演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等17期、现场教学演示会7次,培训农机技术人员1023人,完成农机职业技能鉴定119人,每名指导员结对指导平均累计天数131天,对结对示范户指导6.55次。
  三是进一步提高了示范户生产效益,一是经济效益显著,通过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示范户水稻平均亩产645.3公斤,辐射户均产633.7公斤,比今年均产621.5公斤分别高出3.83%和1.96%;通过果树剪枝机械化技术的推广,示范推广蚕桑作业规模3662亩,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效率提升2.3-3倍,剪枝机油耗成本为40元/天,而劳动力成本要60-80元/天,节本增效明显;二是社会效益明显,通过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加快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步伐,形成农、科、教三结合的农机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技术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新品种新技术直接到田的服务网络,同时增强和锻炼了技术指导员服务能力,示范户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培养了一大批新型的农民技术人员,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增强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利用科技兴农、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三是生态效益加强,通过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实施,不仅培肥了地力,而且减少了化肥施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滥施化学肥料的陋习得到了有效控制,秸秆焚烧现象基本杜绝。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