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殊荣

来源: 时间:2014-02-12 点击数:

    从日前农业部下发的关于表彰2013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中获悉,灌南县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殊荣。据悉,灌南是国家级优质粳稻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江苏省生态农业示范县、《江苏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中确定的水稻、小麦生产优势区,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为典型的稻麦两熟农作区。2008年、2009年曾经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1年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灌南县充分整合农业开发、标准粮田、农田水利、现代农业等项目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强化县、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加速农业新型机械推广,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截至2013年,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56.69%,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比重达到88.01%,旱涝保收面积比重达85.68%;全县11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五有”标准,乡镇186名农技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村村配有兼职农技员,80%以上的农业行政村成立了从事粮食产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比重达80%。主要产粮区基本做到了道路砂石化、农田林网化、渠道防渗化、排灌机电化、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灌南县把粮食高产创建作为促进全县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着力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率,以点推面,全面提高了灌南粮食栽培水平,实现了粮食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2013年,灌南县共建设部省级高产增效创建小麦万亩示范片6个,部省级水稻万亩示范片10个、市级1个、县级自建3个。在示范区全面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实行“五有五统一”专业化服务,经省专家组实割验收,小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亩产563.8公斤,水稻万亩示范片实割单产达765.4公斤,居全省前列。高产增效创建工作的开展,推进了全县粮食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带动了全县稻麦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2013年全县小麦、水稻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384.7公斤和646公斤。近年来,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系)50多个,重点推广应用了连粳7号、连粳6号、中稻1号水稻,济麦22、烟农19小麦,郑单958、苏玉21玉米等高产优质品种,主推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重点推广了水稻塑盘机插高产栽培、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水稻肥床旱育精确抛秧、小麦精确定量高产栽培、小麦宽幅精量播种、稻田套播小麦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植保综合防治、粮食无公害生产等优质高产新技术。2013年全县推广水稻机插秧面积43万亩、抛秧9.7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97%以上,无直播稻;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0%;小麦机条播面积达50%以上;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2%。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逐年提高,2013年全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灌南县还大力实施粮食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共创“东明缘”、“百草园”等粮食“三品”品牌36个,其中大米绿色品牌8个、有机品牌1个、无公害品牌27个,通过品牌创建,进一步提高了灌南粮食产品尤其是大米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了销售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