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三季增收”拓宽农民致富路

来源: 时间:2014-02-13 点击数:

    “如果没有温室大棚,我们早就闲下来了,但现在不同。你看,我家温室内,一行行黄瓜青枝绿叶,一颗颗西葫芦长得枝繁叶茂。设施农业开辟了咱农民增收的‘第三季’。”春节期间,在桃林镇万亩设施蔬菜基地菜农吴利高兴地说。
    近年来,东海县通过投资评审,政府采购,严控“三公”消费,把好财政支出关,将节省下来的近亿元资金,用于扶持高效农业发展。去年,东海县高效农业持续扩张,新增高效农业13万亩,其中,设施农业6.6万亩。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产品“三品”品牌62个。
    岁末年初,正是农业生产传统的农闲季节,过去,很多历经春种秋收两个忙碌季节的农民开始“猫冬”了,现在,设施农业的发展让农民格外忙绿,温室大棚给农民致富带来了“新天地”,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开辟了农民增收“第三季”。
    东海县财政部门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县财政局、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信用社、担保公司和农户的“五方联动”机制,创造性地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农户五方“捆绑”。将各个主体联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和信用共同体。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实现了财政投入100万,撬动信贷、民间及社会各类资本投入5000万的资金集聚效应,解决了资金“瓶颈”。日前,桃林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洪庄万亩大棚辣椒基地、双店万亩鲜切花花卉基地等一大批“万字级”设施农业基地矗立在希望的田野上,设施农业对提升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纯收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全县共有石梁河美人指葡萄种植合作社、东海百草园鲜切花种植合作社、山左口古寨养猪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到1010个,全县23万农户95%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类覆盖果蔬、畜牧、粮食、农副产品、食用菌等7大类30多个品种。入社农户总数达到22.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范围,也从传统的种植、养殖,扩大到农机、林业、手工编织、农家乐等农村经济各个领域,形成了“建一个合作社、带一批农户、活一域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喜人局面。
    针对农民市场信息缺乏,不懂生产技术的实际情况,东海县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为社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县畜禽合作社成立了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县级成立合作联社,乡(镇)成立合作分社,村里成立工作站,开展服务到户。实行“五统一、一保证”,为农民提供了购买种苗、饲料、兽药和疫苗的优质服务和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在资金、信息、技术、产品购销、仓储运输等方面为广大农民提供服务。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合作知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种养技术等业务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热心合作事业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和农民合作组织,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头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