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大棚草莓飘香
这个春节是安徽安庆人董四二在汤山街道的第7个年头。与往年一样,今年春节他还是在草莓大棚旁与家人一起过年。“春节是草莓上市的季节,我每天都要到大棚里看温度,有时还需要晚上采摘,凌晨四点就有客户来拉草莓。”董四二告诉笔者。
春节期间,笔者前往高庄社区草莓园,路口第一家就是董四二承包的草莓大棚。尽管外面天气寒冷,但棚内却春意盎然,一眼望去,红彤彤的草莓鲜嫩欲滴,十分诱人。“尝尝,味道不错的!”董四二随手从地里摘下一颗又大又红的草莓,喜滋滋地递给笔者,春节前3天他就卖了1000多斤草莓,赚了3万多。董四二说,2007年他开始承包土地种植草莓,这几年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增加到23亩,亩产草莓近2000斤。“春节期间的草莓批发价达到每斤17元左右,主要是销往南京周边地区。”董四二告诉笔者,与往年不同的是,春节前夕,他学会了在网上“吆喝”自己的产品,现在的销售渠道更加广了。“去年浙江水灾严重,直接导致当地草莓产量下降,在网上看到我的广告后,很多浙江商家很快与我联系,要来批发草莓。”董四二估算了下,自草莓上市以来,平均每天至少有200斤草莓销往浙江,“客户们尝过我的草莓都说甜!”经过专业仪器检测,董四二种植的草莓糖度达到14,这在本地草莓中属于较高水平。
如今,董四二雇佣了当地七八名工人共同打理草莓。“人手虽然增多了,可还是很忙。”董四二说,每天起早贪黑不算辛苦,最担心的还是草莓染上灰霉病、白粉病。董四二的妻子告诉笔者,为了预防草莓染病,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董四二经常利用晚上时间查阅资料,学习各种草莓种植技术。“有些化肥含有铅汞等有害物质,不适宜给草莓‘抗病’,现在都施用微生物菌肥和菌剂了。”在周边农户的眼中,董四二现在已经是种植草莓的半个“专家”了。“明年,我打算再引进些新的草莓品种,争取做出自己的品牌!”董四二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