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治理农田开塘养蟹 2万多亩受侵农田被复垦

来源: 时间:2014-03-03 点击数:

    2月19日,合陈镇甘杨村的一方农田里,村民邵立群正给麦子追肥。邵立群追肥的这方农田,是去年12月上旬蟹塘复垦后播种的大麦。
    去年12月4日,兴化市出台了《关于全面禁止占用农田挖塘养蟹的通知》,并在全市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至目前,全市共有2万亩被占用养蟹农田得到复垦,有效遏制了农田被违法开塘养蟹之风。如不采取措施,听之任之,全市今年将会新增至少5万亩的蟹塘。届时,不但会影响粮食生产,还将导致河蟹产业的失调,引发新的社会不和谐因素。  
    兴化是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目前,全市提水养蟹面积约50万亩,加之其他养殖,河蟹养殖面积超过70万亩。由于近年来蟹塘面积盲目扩张,螃蟹的养殖风险不断加大。以近两年为例,基本上是养殖户三分之一赚钱、三分之一保本、三分之一亏本,而亏本的多系新养户。即便赚钱的,每亩蟹塘的效益1500元左右,与种粮差不多,而种粮基本没有风险。
    既然养蟹风险大,缘何还有众多农户热衷挖田养蟹?陶庄镇镇长杨龙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一是蟹苗育苗户和蟹饲料商,为销售蟹苗和蟹饲料误导宣传;二是一些亏损的养蟹户为保住“资金链”不断,好借钱,谎说养蟹赚钱;三是秸秆“双禁”缺乏较好的疏导措施,种粮户处理秸秆难度大;四是土地流转没有好的渠道,导致不想种田的农户把田流转给养殖户开塘。
    由于这些原因,去年秋收后,本不是河蟹养殖规划区的陶庄镇掀起了开塘“风暴”。粗略统计,拟开塘超过1万亩,其中已开塘1300多亩,多系在春节前后的夜间开挖的。而此前,陶庄镇几乎没有在基本农田上挖塘养蟹。
    陶庄镇及时采取措施,引导农户正确认识养蟹形势,同时,发挥绿蛙植保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的作用,“托管”农户承包田或流转种植。此外,该镇鼓励农户、农机大户和合作社购买中拖等农机具,增强秸秆全量还田的能力。目前,已开塘田块正在复垦还田。
    早在2012年,该市政府就意识到乱开蟹塘、盲目扩张螃蟹养殖的危害,并先后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的通知》、《关于严禁占用耕地发展提水养殖的紧急通知》、《关于规范提水养殖土地流转管理的意见》,禁止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蟹。
    “虽如此,但由于多种原因,‘乱开塘’仍呈蔓延之势,引发了2013年度养蟹户的‘硬伤’。若再不采取‘铁腕’措施,将会使兴化河蟹产业遭受重创。”兴化市有关领导说。
    去年秋收后,存在占用农田开挖蟹塘情况比较突出的8个乡镇,涉及632宗、土地面积1.4533万亩,加上其他乡镇的类似情况,累计总面积超过2万亩。
    针对这一严重态势,去年12月4日,兴化市发出《关于全面禁止占用农田挖塘养蟹的通知》。《通知》规定,对2013年秋收后占用农田开的各类提水养殖池塘,一律复垦,恢复原种植现状。对复垦不到位的,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法规予以处罚。
    这次,兴化市委、市政府组织了由市纪委、组织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农工办、国土局、水产局、供电公司、法制办等部门参加的联合执法组,逐乡镇联合执法,鼓励群众举报,同时启动问责制。为打好这场保护农田的攻坚战,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要求一律禁止占用农田新开挖蟹塘,同时对相关乡镇占用农田开挖蟹塘的违法行为予以查处,对不听执法劝阻,私自与农户签订合同,在基本农田开挖蟹塘的3名村民予以刑事拘留。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