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机化发展健康快速

来源: 时间:2014-03-03 点击数:

    去年在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下,淮安市农机化总投入达8.86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2.58亿元,拉动地方各级财政、单位集体和农民投入农机化达6.28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市农机数量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一大批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得到农民青睐,有效改善了全市的装备结构。至去年底,全市农机化总动力达518万千瓦,同比上年增加58万千瓦;全市各类农机总数超68万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1.78万台、联合收割机达1.99万台、水稻插秧机达1.98万台、植保机械达4.99万台、渔业机械达11.62万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达2.89万台,全市农机原值达47.4亿元。
    农机化作业面积和作业水平大幅提高。全市机耕面积达632.9千公顷,机播面积达486.5千公顷,机收面积达599千公顷,机械植保面积达536.7千公顷。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6%,同比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其中水稻机插水平达78.7%,同比上年增加18.3个百分点。全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已迈向全程机械化,同时开启了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副产品初加工全面机械化进程。
    农机合作组织提档升级加快。全市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543个,其中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达292个,同比上年增加138个,增长89.6%。农机户达12万户,其中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达320个,同比上年增加71个,增长28.5%。
    农机化经营收入大幅增加。经营农机已成为农民经营致富的一种有效手段。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29.4亿元,同比去年增加5.3亿元,增长22%。其中农机田间作业收入达20.8亿元,跨区作业收入达7.5亿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