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四个“坚持”扎实推进农村河道二次轮浚

来源: 时间:2014-03-06 点击数:

    2005年至2007年,靖江市实施了以“清洁河道,清洁村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双清”工程,对全市农村89条乡级河道、3957条村级河道进行了疏浚,建成村级河道达标村169个,打造了农村“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但经过多年运行,河道出现河床淤积抬高、河坡坍塌、水土流失、引排功能衰减等情况,已进入新的轮浚周期,亟需实施疏浚。
    自2014年起,靖江市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第二轮农村河道轮浚,恢复河道引排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重现靖江农村“沟河纵横、水清景美”的自然风貌。具体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牢固树立集约、高效、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靖江“美丽乡村”工程、“一万三千”工程、“康居惠民”工程和农村综合改革试验,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河岸绿化,建设生态林带,打造沿河“绿色水廊”,做到河岸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宜人。二是坚持“分年度”实施。三年计划疏浚二级河道72条(段)、三级河道2954条,完成155个行政村的农村河道轮浚任务。今年将划疏浚二级河道23条(段),实施三级河道轮浚达标村50个。三是坚持“整村化”推进。以各行政村为基本单位,按照“一村一清”的方法,统一疏浚整治,统一考核验收,防止出现“漏疏漏治”现象,提高河道疏浚效率。四是坚持“高质量”建设。明确清洁河道、清洁村庄的责任分工、目标任务、质量标准等相关内容,制订河道“深、通、畅、顺”的质量标准。工程完工后,对验收达到质量标准的拨付工程补助资金,不达标的坚决责成返工。目前,已疏浚完成二级河道11条、三级河道140条。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