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培训助力涟水县农民增收

来源: 时间:2014-03-18 点击数:

    “听了这一番讲解,我们知道了对症下药的重要性,以后有机会要多来听听。”3月13日,涟水县“农技大篷车”开进东胡集镇,向群众传授小麦、油菜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吸引众多群众驻足听讲,“我们种田人就需要这样的‘及时雨’。”
    开春以来,涟水县举办各种农业技术技能培训30余期,农技培训成为涟水农民土里淘金的“定心丸”。“我们去年培训各类农民5万人次以上。到目前为至,持证劳动力已有2万多人。”县农委主任徐军告诉记者。
    “几年前,我和村里几个人投资种植提子,但因技术跟不上,效益不好。农广校把农艺中专班办到村头,我们‘看单点菜’,边学习边实践,去年提子效益每亩在2万以上!”提及农技培训给群众带来的实惠,涟水祥荣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孟祥荣喜笑颜开。
    孟祥荣享受的是“看单点菜”的“菜单式”培训。“除了‘菜单式’培训,还有寓教于乐的‘娱乐式’培训、架设信息新时空的‘网络式’培训、把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的‘上门式’培训。”省农广校涟水分校校长黄维勤介绍,涟水探索出这么多培训方法,目的就是让培训农民坐得住、学得进、用得上。“农民不仅可以‘点菜’,还可以‘加菜’, 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
    “以前种田为生计,现在学到知识后想法多了,感到土里同样也能淘出金子。”灰墩王嘴村村民王寿章去年不仅参加农广校在村里举办的中专班学习,拿到了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证书,还参加了中级农艺工鉴定考试。他与村里的种植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建成7个蔬菜大棚,春季种西瓜、西红柿,秋季种蔬菜,年收入不低于14万元。
    现在,涟水县一拨又一拨农民经过教育培训,转变为具有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高效间套轮作、生态循环经济技术等得到应用,去年全县新增高效设施农业3.5万亩,新建连片种养基地74个,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85%。蔬菜大户胡上年、食用菌大户秦玉成、养殖大户王学雷等学以致用,都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农技土专家。“他们还被请上农民培训讲台,传授成功经验及专业技术,用现身说教带动新一轮学技术、用技术热潮,”黄维勤告诉记者。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