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城乡一体 不让一个村掉队
依托常州职教园建设,武进区邹区镇殷村村将由村集体作为大股东,筹资建设商业综合体,壮大村集体收入;横山桥镇东风村利用高铁沿线平整的土地,以入股形式参与发展花木,增加村级收益,这些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好办法,将在武进全区范围内推广。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力城乡一体”的建设热潮下,武进区进一步明确:到今年底,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力争2016年底达到150万元以上。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力城乡一体、促进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多年来,武进区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发展步伐,在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农村产业布局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不少行政村受土地等资源要素制约,遭遇了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难题。做大村集体经济,解决村级发展运转困难,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中央、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改革的政策,武进区也明确启动新一轮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这都为村集体经济壮大带来了福音。”为此,武进区明确将以双轮驱动战略,为经济一般村输血造血。深入开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活动,通过机关部门与村级集体年收入不足100万元的行政村实行“一对一”挂钩结对帮扶。帮扶期间,各机关部门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帮助相关行政村利用部门帮扶、村企共建、村村结对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探索发展办法。
壮大村集体经济,最关键的举措是壮大自身造血功能。在开展“一对一”挂钩帮扶的基础上,武进区还出台了《关于全区经济一般村物业项目管理的意见》。《意见》明确,经济一般村所在镇根据《关于加快镇重点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统一规划、自主开发、集中管理”的要求,可在镇重点工业集中区内为经济一般村统一建造标准厂房,每村建标准厂房面积至少3000平方米,区补贴每平方米300元(不重复补贴),最多补贴每村90万元。同时,对于在镇重点工业集中区内不具备建设标准厂房条件的镇,经区委农工办、区财政局等部门审核,可按照建设标准厂房的同等价位,统一在中心城区或集镇购置(建造)商业店铺。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