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丁集镇:强农富民百业兴 家家致富百业旺

来源: 时间:2014-04-02 点击数:

    走进淮阴区丁集镇娘庄,成片的日光温室大棚蔚为壮观。村民丁丽珍正忙着采摘黄瓜,她家今年种植了11个大棚,每个大棚产量3万多斤。谈到销路,她说:“现在卖黄瓜不用愁,清江市场能把全村的黄瓜都‘吃’掉,不但供给本市居民,还远销安徽、河南等地。”
    在淮安市,像丁丽珍这样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下走上致富路的农户还有很多。“农业的出路在于产业化,产业化的关键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是带动农产品提质增效的‘引擎’。抓住了龙头企业,就找到了搞活农村经济的‘金钥匙’。”市农委负责同志说,一直以来,该市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加以扶持,初步形成了数量多、品种全、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集群,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刘老庄乡的设施蔬菜种植业就是在江苏吉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吉美生态园的194个日光能大棚一半公司自营,一半承包给农户经营。村民马长梅承包了两个大棚,“公司统一育苗、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一个大棚的成本在5000元,一年的利润很可观。” 如今,设施蔬菜种植已经成为刘老庄乡的主导产业,并获得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荣誉称号。
    舜农、宝驰米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了稻米产业发展,新丰面粉、公正面粉等龙头企业带动了小麦产业发展。我市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品质不断提升,去年成功实现“十连增”,淮安市被中国农技推广协会授予“中国优质稻米强市”称号,淮安大米多次获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
    如今,在广袤的淮安大地上,“农字头”的龙头企业已成为发展高效农业、带动农业产业项目的排头兵。截至去年底,全市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993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6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10家,农业龙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51.55亿元,带动农户90多万户。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