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工商资本发展现代种养业情况的调研分析

来源: 时间:2014-04-09 点击数:

    一、全市工商资本投入现代农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兴化市工商资本投入现代农业的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初步统计2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市级9个,县市级9个,总计投入工商资本约7.97亿元。26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年产值15.39亿元,实现销售18.75亿元,利润12930万元,上缴税金5200多万元。26个企业中投入种植业的21个,从事养殖业的2个,发展加工业的3个。通过工商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带动合作社21个,带动农户12000多户。
    二、工商资本发展现代种养业途径和模式
    兴化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一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种养基地,如江苏顶能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太子乳业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把生产车间建到田头上;二是从其他行业转型过来,主要发展果树、蔬菜等高效农业和规模化养殖场,如兴化市赢达牧业有限公司、江苏金龙果蔬有限公司等。三是拓展农业生产的功能,发展生态、休闲观光等都市农业。如江苏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建立红膏生态园,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三、工商资本投入现代农业的成效
    坚持工商资本进入与农民利益保障同步,让工商资本带动更多农民参与经营,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一方面,在土地流转中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我市乡镇政府建立土地流转中心,成立土地流转仲裁机构,规范乡镇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由乡镇或村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将农民承包土地集中后流转向工商企业经营实体,以粮食定量折价为参考确定土地流转租金,保障流转双方利益,并优先安排原土地承包人进入基地务工,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脱产不脱田”。初步统计,兴化工商资本共流转土地3万多亩,长期进入农业基地务工农民达12000余人,农民通过获取土地流转收入、农业基地务工收入,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提高了农民参与比例。26家工商企业投入农业,按照标准化种养要求,对应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1个,极大调动了农民参与工商涉农项目的积极性,保证了农民的参与比例。如江苏兴野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土地定期流转,到期转让给农户经营,逐步由以工商投资经营为主,转变为以农户经营为主;江苏省金香来大闸蟹有限公司由企业提供种苗,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定价回收,企业由生产为主逐步向管理为主转变,使农民成为企业生产主体;通过工商投资带动,全市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各类农业大户达12000多户,农民直接参与工商资本投入产业收入达800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四、工商资本投入现代种养业适宜领域
    根据调查,兴化工商资本投入现代种养业主要包括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业等。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动植物生长过程可以控制,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且资金和技术门槛较高,单个农户进入门槛较高,工商资本进入这些领域更有优势。同时,对工商资本而言,相比大田生产过程,在这些领域拥有更多可以移植的专业化知识,投资更有可能获得成功。而且,这些领域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和盈利性。
    华夏畜牧有限公司投资6.2亿元牛奶加工和奶牛养殖项目。该项目包括生态奶制品加工和奶牛养殖,生态奶制品生产线建于兴化经济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奶牛养殖基地建在李中镇。养殖基地实行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和自种饲料、配套饲养,对奶牛排泄物采取废水处理、有机物返还饲料地的生态循环处理模式。奶牛养殖项目一期工程已流转土地2300亩,计划今年9月建成日产鲜奶120吨的牛场,实现年加工销售额10亿元,二期工程建成日生产牛奶300吨的规模。兴化市董北村注入工商资本1200多万元兴建的铁皮石斛组培中心,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每年实现组培苗200万瓶,(每瓶40-45株),可提供近千亩石斛生产基地用苗。组培中心的建成投产,引入世界先进的组培技术,通过光能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保障了种植产品质量的稳定,辐射带动农户种植,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五、具体做法与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兴化加大鼓励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力度,以工业的理念搭建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平台;以园区为载体,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招商为突破,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先后举办多次大型农业招商活动,推动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在完善机制、优化服务方面,一是建立扶持机制。制定了农业贷款担保、农业保险等系列扶持政策,从用地规划、立项审批、税费减免等方面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给予支持。财政扶持方面,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工商资本涉农规模经营。二是建立引导机制。积极开展优质稻、蔬菜、水产品、畜禽产品等农业产业品牌创建活动,市财政安排专项引导资金,对成功创建国家和省级品牌项目分别给予奖励。三是建立服务机制。积极为工商涉农项目提供人才技术服务,及时为工商涉农项目提供土壤、水质、产品质量检测服务,帮助制定农业订单生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和规程,提高了工商涉农项目标准化生产水平。
    目前兴化市工商资本与农业的结合还只是刚刚开始,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商资本进军农业存在一定盲目性;部分企业盲目跟风投资,对农业基本属性、农业投资的复杂性、长期性和风险性等缺乏深入认识。如一旦失败将导致农民土地租金收益无法兑付,引发农村一系列矛盾纠纷。二是地方保护埋下社会纠纷隐患;受干部考核机制中土地流转指标影响,出于政绩冲动,出台鼓励工商企业在农村租地经营的政策,不加限制地引进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租赁农民土地,对工商业主的“非农业”、“非粮化”的“圈地”行为纵容包庇,导致农民利益受损。三是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留下发展隐患;由于农业投资收益期长,工商资本倾向于较长时间租赁农民土地,工商业主与农民签订的合同大多以二轮承包期为限,但由于合同到期后相关权益没有明确规定,影响企业投资积极性。同时,由于部分农民契约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当市场价格或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合同不到期就要收回土地,或要求增加土地租金,导致合同违约纠纷多,土地流转费用不断上涨,企业经营压力加大。此外,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工商业主需要建设相应生产配套设施,如农机用房、烘干用房等,但现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并没有为此预留空间,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部分业主在农地上私自建设生产配套设施,不仅缺乏产权保护,甚至遭受相关部门的处罚。
    时下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农业向现代化、农村生产要素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市场利润、政策红利、圈地诱惑等共同引致的现象,是一个长期趋势而非昙花一现的短期热潮。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建议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应加以引导和鼓励,又要制定门槛准入制度,赋予工商资本进入和退出农业领域的自由选择权,同时加快推进各项配套改革,搞好“准入管理”和过程监督,将资本的逐利性与农业的公共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