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生态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头头奶牛站在自动挤奶台上,牛奶顺着管道流入制冷缸;一群群鸭走出户外进行活动,粪便被集中到污水处理处进行固液分离处理……近日,笔者在淳化街道畜牧养殖场所见到了这样一幕幕场景。近年来,该街道大力推动畜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努力打造生态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从传统散养到标准化规模养殖
据了解,淳化街道对畜牧养殖业实行了行业项目资金补助政策,并举办养殖户专业技能培训班,系统地教授他们科学养殖技术,定期帮助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们进行动物检验检疫等。在街道的帮扶带动下,不仅很多养殖户从原来的传统散养逐渐发展为标准化规模养殖,而且还吸引了大型养殖企业的入驻。
走进位于索墅社区的南京卫岗生态牧场,干净整洁的厂房、整齐的牛舍、现代化的设备映入眼帘,厂房内几乎闻不到一点异味。南京卫岗生态牧场相关负责人李培勇介绍,他们把牧场的生产区和生活区隔离开来,工作人员进生产区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生产区内,48位转盘式挤奶台、12立方米自走式混粮配置机、装载机及全封闭、全程冷链生产、贮存、运输牛奶系统等一应俱全,室内还配有自动饮水器、温控器等现代化设备。据统计,目前,淳化各类规模以上养殖场已有40多个。
粪便变废为宝 养殖场每年增收100万
随着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兴起,畜牧养殖行业对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也发生了转变,这不仅让畜牧养殖场的卫生环境得到极大提升,也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前鸭粪没有办法处理,现在不用愁了,还可以变废为宝。”民主社区村民刘德富说,现在每天都有人上门收购鸭粪去做农业肥料。“为了及时处理奶牛粪便,我们建立了污水处理处。”李培勇介绍,奶牛每年会产生30吨左右的粪便,他们将这些粪便集中到污水处理处沉淀,进行固液分离,液体通过菌种降解,固体用来做有机化肥进行出售,仅此一项,每年就能有100万元的收入。
淳化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过去的畜牧养殖业散养的方式产生的粪便不便于收集,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现在转变为规模化养殖后,集中起来的粪便变废为宝,用于农作物肥料,实现了生态循环利用。
畜牧养殖产业带动农民致富
在淳化,通过畜牧产业实现致富梦的人很多,村民刘德富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他的蛋鸭养殖场每日产蛋4000多枚,年收入已有10多万元,同时,还解决了村里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卫岗生态牧场现有900多头奶牛,每天可产30多吨的牛奶,是淳化街道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2004年,我们公司来到淳化经营奶牛养殖业,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厂房、标准牛舍、奶牛运动场地等,基本实现了多饲多养、同步发展、优势互补的经营格局。”李培勇介绍,目前,卫岗生态牧场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带动了40多名本地村民就业。
据了解,目前发展畜牧产业已经成为淳化街道增加农民收入、就地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去年,该街道畜牧养殖业总产值达4000万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