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生态农业亮出“蓝色名片”
温暖的春日,到大棚里采摘草莓成为很多市民周末休闲的新方式。笔者近日在淳化街道新兴社区了解到,该社区220多亩露天蓝莓采摘基地对市民开放,将为市民采摘踏青提供新选择。
走进新兴社区睿汐蓝莓种植合作社的种植园,一垄垄凸起的田地上整齐地排列着缀满花苞的蓝莓幼枝,十多名工人正在种植园里摘花苞。“花开得越多,结的果实不是越多吗?”面对笔者的疑问,正在检测土壤酸碱性的管理员吴师傅解释道:“现在正处于生长期,一株上最多只能产1至2两,但经过修剪、培育,盛果期的蓝莓树每株的产量约为3至4斤。”吴师傅向笔者介绍,由于是周边首批“吃螃蟹”的蓝莓种植户,缺乏相关种植经验,合作社成立第一年就“栽了一个大跟头”。2013年经过平整改良,种植园里的土壤已经达到种植标准,一切准备就绪,但试种的68000株种苗陆续死亡,“种苗品质不合格,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吴师傅说,他们及时总结经验并到外地蓝莓基地取经学习,带回了7万株3大类品种的进口蓝莓种苗。“在社区的帮助下,我们申请到市农委的农业项目,在种植园里铺设了9万多米长的滴灌管道,运用有机肥料和滴灌技术种植蓝莓。”吴师傅一边在生产日记上记录下测量值,一边说道。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照料,园内99%的蓝莓苗都存活了下来,并相继开花结果。
“大家一窝蜂地种植草莓,导致供大于求,市场接近饱和,所以我们转变思路,引进蓝莓。”笔者跟随吴师傅在园内转了一圈,原本用于隔离的栅栏陆续被拆除,改种绿篱,灌溉水渠横卧在园内,景色十分怡人。“蓝莓全身都是宝,不仅可做鲜果出售,蓝莓花还能制成花茶,其他深加工产品也有很多。”吴师傅说,他们计划将种植园打造成一个休闲农业观光区,举办蓝莓采摘节,等到明年盛果季,市民也能像采草莓一样,亲自到园子里采摘、品尝新鲜的蓝莓。
“这片土地属于丘陵,水系复杂,种植传统稻麦产量低,社区将周边2000多亩土地进行平整,出租给农户种植经济林果。”新兴社区副主任孙洁告诉笔者,土地出租后,农民不仅可以收到租金,还能通过季节性招工在家门口的合作社上班。“种植园里的主要工作就是拔草、施肥,工作强度不大,技术要求也低,特别适合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留守’老人们。”吴师傅给笔者算了一笔帐,以每天收入200元计算,有的农民一年可增收1万多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