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四措并举”迎创验

来源: 时间:2014-04-23 点击数:

    灌南县从确保完成小康指标终验和民调双达标两大任务入手,四措并举,加快推进创建验收阶段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一是狠抓创建宣传,营造氛围浓厚化。对全县11个乡镇、365个行政村划片包干,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要见人"的工作要求,组织县、镇、村干部1200多人进组入户,对农户收入、住房和认知情况开展调查问卷,并再次向群众发放《致全县居民的一封信》等小康宣传材料20万余份。同时利用县、镇、村宣传栏、墙体标语、悬挂横幅、村广播喇叭、宣传车、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开展宽领域、广覆盖、立体式宣传发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小康宣传氛围,全面提高全县干群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知晓率、认可度、满意度。
    二是切实办好实事,心系群众常态化。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小康创建的第一标准,把全面小康社会创建与“党的群众路线”、脱贫攻坚活动、美丽乡村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社会管理创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等重点工作相结合,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多样的结对帮扶,持续推进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常态化,不断提升小康创建的群众满意度和社会支持度。
    三是加强矛盾调处,民调工作具体化。根据划区包片情况,及时了解村情民意,针对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落实分解,启动县、镇、村调解网络,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力度,变“事后处理”为“事前化解”,变“被动调处”为“主动预防”, 及时进行化解调处。对重点、难点问题,实行县四套班子、乡镇三套班子领导包案办结制,指定专人限期落实负责,对群众合理诉求,依法依规予以解决,对不合理或一时难以解决的的诉求,要做好说明解释和疏导教育,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全面小康社会创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是突出情景模拟,迎创形式多样化。针对创建验收固话调查形式,用召开镇村党员干部会、群众代表会、村庄网站、手机短信、微博等形式,引导教育群众做到文明应答,如实应答;同时针对全县固话用户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并用情景模拟的办法,进行小康创建固话抽样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结果,对创建工作查缺补漏,及时整改。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