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经验

来源: 时间:2014-04-23 点击数:

    太仓市2001年就开始试水劳务合作改革,率先在浮桥镇创办全国第一家农村劳务合作社——华金劳务合作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2013年底,全市累计组建农村劳务合作社92家,入社人数4901人,季节性就业农民5000多人,实现经营总收入1.1亿元,社员年均收入达1.3万元,最高的社社员年均收入超过2.5万元。涌现了华金、东林、电站等一批劳务合作社典型,解决本地农民再就业,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社会稳定。其经验做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发挥镇村作用,担当农村劳务合作社领办主力。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部分因年龄偏大、技能缺乏、想就业无岗位的失地、拆迁农民成为农村低收入人群,谁来组织这部分弱势群体实现就业增收,事关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太仓市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劳务合作具有公益性质,而镇村两级组织具有贴近农民、服务农民的天然优势,提出由镇、村(社区)集体牵头,以辖区内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家庭、“5060”人员为重点,自愿联合组建劳务合作社,对外提供劳务、承接工程等,对内实行民主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利益共享,有效地把农村闲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带动起来,较好地发挥了农村社会稳压器作用。
    ——鼓励争创特色,促进农村劳务合作社多元发展。在推进劳务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太仓市鼓励农村劳务合作社围绕经营内容、经营效率、带动社员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争创发展特色,开展就业创业创建活动,引导和培育一批“一社一品”典型,形成了劳务合作多元化发展格局。浮桥镇华金劳务合作社依托临港工业企业多的优势,重点为周边企业保洁、食堂、搬运等后勤岗位提供劳务服务;城厢镇东林村劳务合作社在物业管理、绿化养护、家政服务、生态养殖、合作农场、卫生保洁、劳务中介等七个方面开展劳务服务,解决350多名失地农民就业。
    ——加强部门联动,破解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瓶颈。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涉及农办、人社、财政、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太仓市在市级层面加强统筹,成立农村劳务合作社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动服务机制,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农村劳务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农办着重抓好农村劳务合作社规范发展,搞好典型培育、经验总结、服务指导;财政部门做好财政扶持资金的预算和兑现;人社部门突出社会保险、就业创业等扶持政策宣传,承担合作社社员技能培训等;税务部门落实对农村劳务合作社的税收优惠和支持等。
    ——重视规范管理,提高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质量。太仓市积极引导农村劳务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对进行工商登记且正常运行一年以上,同时进行社会保险登记的农村劳务合作社给予补助开办费2万元,用于办公场所完善、设施设备添置、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统一明确劳务合作社主要职能,细化星级评定标准,积极开展达标创建活动,提高规范建设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市、区镇两级劳务合作社发展考核机制,并列入对镇区、行政村(社区)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经验启示
    太仓市农村劳务合作社蓬勃发展的经验中,凝心聚力、形成合力、持续给力是劳务合作改革成效明显的有效保障。
    ——基层主动是劳务合作社加快组建的内生动力。太仓市东林劳务合作社的组建是基层主动作为的一个鲜活例证。2007年太仓市启动“金仓湖生态公园”项目建设,在规划区域内的东林村涉及拆迁农户520户,失地农民2100多人,其中失地失业的农民700余人,大多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缺少技能的“5060”人员,如何解决这部份人的就业问题、提高村民收入,东林村两委班子不等不靠,受到“金仓湖生态公园”项目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启发,经过与“党员议事小组”反复酝酿,于2008年组建成立劳务合作社,使失地农民实现了充分就业。2013年实现劳务收入850万元。 
    ——政府推动是劳务合作社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太仓市在农村劳务合作这一新生事物产生伊始,就高度重视,不断加强政府推动力量。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多次召开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现场推进会,发动媒体宣传农村劳务合作改革对农民增收的意义和作用,促进了全市上下形成共识,浓厚了发展氛围。同时不断强化组织领导体系,成立市级农村劳务合作社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农办、财政、人社、水利、农委、税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办,强化部门协同,促进全市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
    ——示范带动是劳务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有效方法。太仓市十分注重劳务示范合作社培育,分类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各村劳务合作社发展。一方面抓指导,让典型示范有看点。坚持“工商有登记、活动有场所、内部有规章、经营有项目、管理有能人、运行有活力”“六有”标准,促使典型起步规范、管理科学、成效明显。另一方面抓推广,让学习发展有样板。职能部门及时总结典型经验,组织镇村干部学习借鉴,结合实际选择发展模式,提高劳务合作社整体发展质量。
    ——政策促动是劳务合作社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劳务合作社作为农民培训、就业的重要载体,太仓市在政策促动上不遗余力。2009年出台《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制定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且具有操作性的扶持政策,明确凡市、镇(区)政府负责的道路养护、绿化管护、环卫清洁等项目,一律发包给镇、村集体劳务合作社;上述岗位纳入公益性岗位,享受政府公益性岗位“两项补贴”;对组建劳务合作社以及合作社内部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进行财政奖补制度等优惠政策。2013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意见》,制定出强化项目扶持、拓展公益岗位、实行社保补贴等十项政策,进一步为劳务合作社成长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