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伊山镇“三举措”整治村庄环境

来源: 时间:2014-04-30 点击数:

    灌云县伊山镇自城区片环境整治第一战役结束后,农村村庄环境整治第二战役又拉序幕。针对农村面广量大的镇情,该镇党委政府扎实推进集中整治大会战,决心打赢三个硬仗。
    打赢顽固陋习硬仗。存在农村的脏乱差现象由来已久,与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一些农民现在还认为:“不干不净,吃脏没病”,特别是村庄环境不堪入目,存在的“厕所连粪坑,猪圈连池塘,满塘鹅鸭粪,白色垃圾飞上房”的局面让人插不进脚。一些农民家中更是让人掩鼻而过,存在的“锅台上边灰尘厚,地面到处藏污垢,被褥多年不见天,泔水桶里味酸臭”的陋习已成顽渍。环境整治开始后,镇党委印刷了万份“告村民一封信”,号召全镇21个村、4万户村民行动起来,大打一场告别陋习歼灭战。各村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向村民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广大村民积极行动,做到各户门前三包、屋内三清,达到窗明几净。村民们笑着说:“这次大行动比春节扫尘动作还大”。
    打好河塘整治硬仗。连日来,该镇出动几十台挖掘机,对13个村的河塘进行彻底整治,把几十年不见天日的臭塘淤翻了个底朝天。多年来,农民建房垫基挖成的河塘连成片,也成了农户排污废水的去处,各家各户的厕所、猪圈、粪堆集中通到塘里,加之散鹅散鸭的放养,致使河塘淤积严重,臭水一塘。这次集中整治,排污水换清水,塘边植绿,塘内种藕,关养鹅鸭,堵塞排污源,保证村民有一塘清水,有一河绿叶。
    打胜三堆搬清硬仗。农村存在的三堆,即:草堆、粪堆、垃圾堆,不仅散发出难闻的臭味,而且还将路道挤得狭窄弯扭,严重影响人员、车辆通行。一些农民认为,农村生活,三堆的产生是免不了的,庄稼收获后的秸秆,成了农民做饭取暖的必需品;饲养家禽家畜并沤肥就有了粪堆;日常生活的废物丢弃日积月累成了垃圾堆。该镇在清理三堆中让草堆瘦身,让粪堆变身,让垃圾堆隐身。号召农民把秸秆卖给造纸厂,加工成牲畜饲料,使草堆不再影响市容。随着春耕春种的开始,动员广大农民把粪堆送到秧田里,给水稻育秧充当底肥。也有农民把粪堆晒干后,碾成细砂状,给水稻育秧充当盖头肥。在垃圾堆处置上,各村新建垃圾池,让垃圾日产日清,不再有垃圾堆摆在庄头路边。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