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16%

来源: 时间:2020-10-29 点击数:

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十三五”期间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省文旅厅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我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16%,总收入年均增长11%,打造各级乡村旅游区(点)686个,形成一批乡村民宿品牌和集聚区。

2015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乡村旅游三年行动计划;省文旅系统2016年起持续实施乡村旅游升级工程,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树立特色品牌、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发放近8亿元低息基金贷款,用于支持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省级文旅与财政部门联合安排1650万元财政资金定向帮扶重点乡村旅游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乡村旅游率先复苏。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和发展培育,我省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从粗放复制走进优质提升的高质量新阶段。“十三五”期间,我省全力打好“城市+乡村+景区”组合牌,培育出乡村自驾游基地、乡村精品酒店、乡村特色街区、亲子研学农庄、主题果园、乡村特色民宿、乡村书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全省乡村旅游逐步从“农家乐”向乡村度假、乡村旅居升级。眼下,“金金有味”“江宁礼道”“苏州好风光”等知名文创品牌纷纷推出系列乡村旅游商品,江宁横溪西瓜、句容丁庄葡萄、大丰恒北早酥梨等高品质农副产品成为“江苏好礼”,全省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随着“到乡村去”愈发成为新时尚,乡村旅游富民增收的效益也愈发突出。无锡阳山村首创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2017年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常州庆丰村通过入股、置换、租赁等方式,盘活闲置房屋、闲置土地、剩余劳动力,打造“金色庆丰、艺术田野”农旅项目……“十三五”期间,我省在鼓励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发展农民自营、村集体自营模式的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发展经济较薄弱地区乡村旅游,探索“公司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村集体+工商资本”等运作模式,一举带动富民增收。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