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三口镇土地流转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来源: 时间:2014-05-19 点击数:

    近年来,灌南县三口镇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主体,创新土地流转模式,使土地资源向优势特色产业集中。目前,全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累计流转面积达9000亩。
    一、提高土地效益"转"出农民增收新天地
    该镇三口村村民李万福是土地流转的受益人之一。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他和老伴岁数大了,干其他重体力活力不从心,家里的5亩地又很分散,种植大田作物经济效益不好,想发展设施农业又没有合适的地块。不过现在好了,村里进行了土地流转,他从同村农户手上流转了三亩三分地,和自己的地块倒兑到了一起,搭建了5座塑料大棚。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发展,李万福感触很深,他说:“土地流转好,走‘农户+基地+合作社’的发展路子,地块集中了,经营起来更加方便,土地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保收田,我家5座棚的收入都超过了8万元。”土地流转也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许多农民在从事农业种植养殖的同时,也涉足了二、三产业或其他行业,在保证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增加了非农收入。
    二、提升生活质量"转"出农村建设新面貌
    土地流转改变着农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乡村的发展模式。随着三口镇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高山村、石寨村、山西头村等一个个新颖别致的新农村示范点在该乡悄然涌现。
    寒冬时节,走进楼山村,一排排鸭棚映入眼帘。如今,种鸭养殖已成了该村的支柱产业,让该村从一个昔日"田种老三样,年年不见粮"的后进村,变成了今日设施农业发达、交通便利、环境良好的先进村。该村党支部书记高善学自豪地说:"通过发展种鸭养殖,农民口袋里有了钱,去年,我们村新建两层以上小洋楼27栋。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聚集、经济社会统筹、环境条件优化的新农村格局,为全乡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样板。"
    三、打破土地瓶颈"转"出现代农业新发展
    在三口镇,通过政策引导、能人带动、联片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整合由"自发"变"自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通过土地流转,盘活土地存量,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例子越来越多,千亩金银花种植基地、万亩循环农业示范园、各类养殖小区如雨后春笋,遍布绿洲大地。
    三口镇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信贷支持,鼓励农村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受让农村土地,全面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建立健全流转土地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为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乡农技站站长介绍说:"通过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户小规模、低投入、粗放式经营的问题,流转来的土地充分用于节水高效现代农业的开发和经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