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石梁河镇土地里流转出“小金库”

来源: 时间:2014-05-19 点击数:

    日前,在石梁河镇石梁河村看到,石梁河村的土地流转大户承包人曹玉早高兴地说。“俺今年从石梁河村里流转了近90亩土地,现在种植了50亩的红提、夏黑和金手指葡萄,还有10亩的猕猴桃20多亩的蓝莓。俺买的苗木都是从山东购进的,苗木大、品种先进,明年就能见效了。”
    据村支部书记薛明刚介绍说:“石梁河村今年流转了248亩土地,全部在青石路两侧,位置优越,灌溉方便,土质上等。村里根据镇里和本村的产业结构优势,在青石路两侧50米范围内种植苗木,50米以外至200米以内种植的是葡萄晚秋梨等。”目前,石梁河村8个村民小组的土地流转涉及150户,总面积达248亩,承包人分别是本村是曹玉早和赵克宝。该村还积极争取镇财政资金,投入资金累计20多万元,对流转土地修铺2500米的“U”型防渗渠,保证水到地头。
    “土地流转过程中有难度吗?”笔者问薛明刚。他笑笑说:“当然有难度,我们村有一户姓赵的农户,家里8口人。没有什么别的收入,此次流转土地涉及到他家的有2.4亩土地,开始他想不通,觉得土地是他的命根子,后来我们村组干部上门做思想工作,说明土地流转的好处,同时我还把自己家的3亩好地跟他家换了才得以实施。现在他对土地流转也支持了,还给我们做他家亲戚的思想工作呢!”
    薛明刚还对土地流转有着自己的新思路,他介绍说,下一步他们还将成立葡萄、晚秋黄梨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固定分配形式。村民先把自家承包的土地流转给村农地经济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将土地间接发包给养殖承包人,村委会与承包人签订合同,村民只按土地面积每年拿固定租金,不参与经营,不承担风险。
    村土地流转小组副组长谢红波说:“农户土地流转出去后,自家地不用种,不用管,每年也能拿到和原来自己种地差不多的收入,还没风险,所以现在大家都愿意流转。今年,我们流转的土地按照每亩900斤小麦,按照当前市场价格1.24元计算,折合每亩1116元,一转20年,以后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保证农民不吃亏。这样便于种植大户操作和长期投入、收益。”
    截至今年5月份,全村已有150户流转了土地,占全村总户数的23%;流转土地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19%。目前总人口2600人,已有400多人开始坐享土地租金。
    那么流转土地后,这些摆脱了种田束缚的劳动力怎么办呢?薛明刚告诉笔者:他们纷纷进入二、三产业。年轻力壮的,有的利用石梁河水库的资源优势开始网箱养鱼、有的在沙码头开采黄沙,有的进入附近工厂上班,有的到外地打工,年收入一般有4万元左右;年纪大的,许多被承包户反雇用,有一定劳动能力或技术的,每年干上七八个月,能赚2万多元。“算下来,家庭年平均总收入是过去单纯种地的六七倍。”
    村民寇怀堂家是受益户之一。今年39岁的寇怀堂家全家5口人,4.3亩地,目前全家土地租金年收入4798.8元。用他的话说,“这是土地给我们家发的‘工资’”。也不用像以前那么忙着拾掇地,全家各有事做。他自己买了辆桑塔纳轿车在镇上做接送客生意,一年轻轻松松赚四五万元;妻子在韩湖服装厂打工,年薪5万元;父亲在沙场帮助看场,每年能赚1.5万元左右,老母亲则料理家务,全家年收入超过12万元。如果全家只种地,也就5000元左右,现在一家人可以不用外出,还能挣大钱,天天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生活,“钱景”一天比一天强。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