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统筹规划 落实农业综合开发的生态效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低,每遇特大自然灾害便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工程毁损、农作物倒伏等严重后果。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提高农田生产基础设施水平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民心工程,将农田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显得非常必要,有利于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因此,统筹规划,落实农业综合开发的生态效应工作势在必行。
一、合理选项,项目区生态开发的基础。选项是否合理,对项目区生态开发效果影响深远。在选项、建立项目库时应优先选择乡镇政府和干群重视生态农业、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的项目区;优先选择对生态农业的综合效果好的项目区;优先选择管理条件好,有长效管理机制尤其是对生态农业有长效管理机制的项目区。
二、合理规划,项目区生态开发的前提。规划是否合理,对项目措施投资分配具有重要影响。在项目规划时应合理规划各项措施的投资比例,把生态农业放在应有的位置,充分体现生态农业、生态农村的建设与项目的经济性、社会性的综合平衡。注重生态农业规划的合理性,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规划,多品种合理配套。注重规划生态效益的长期性,结合项目区的中长期规划,避免短期的规划行为。
三、合理设计,生态农业科学设计的保证。项目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对生态农业建设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必须进行合理、科学项目工程设计。因地制宜的科学设计林木的品种、规格,避免品种单一,规格合理经济,用有限的资金设计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要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设计的综合生态效果,注重水利、农业、科技与林业措施的综合生态效果,注重水土流失、生态平衡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让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变成景观工程,达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