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村“变废为宝” 形成“田养畜、畜肥田”种养模式

来源: 时间:2014-06-17 点击数:

    搂草机伸出四只高速运转的“铁耙”,将小麦秸秆拢在一起;打捆机张开巨大的“嘴巴”把秸秆吞进机器里,不一会就“吐出”一个直径约1.3米、高约1.5米的圆柱体麦秸捆;薄膜机用两只铁臂,抱紧捆好的秸秆,快速地包好薄膜……城厢镇东林村合作农场的一片麦田里,一套秸秆处理设备的流水作业,让围观的人群啧啧称奇。
    “这是我们投入50多万元,专门从韩国莱伊博曼制造公司引进的整套秸秆青贮设备。有了它,村里就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饲料工场。”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说。在现场调试设备的韩方技术人员介绍说,整套青贮设备由搂草机、打捆机和包膜机等机械组成,打捆机具有切割功能,在打捆的过程中可对秸秆进行切割,同时还可添加生物菌,以利于秸秆的后期处理。经添加生物菌和包膜后,水稻或是小麦等农作物的秸秆在缺氧的条件下,可以保持一年不会变质,可以作为饲料喂养牲畜。在工作人员现场的演示下,封膜机将一只打捆好的秸秆封膜只需30秒左右,按照这个速度,一套设备工作一天可以处理200亩左右的秸秆。
    据了解,青贮饲料是将切碎的新鲜秸秆,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在密闭无氧条件下制成的一种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和营养丰富的饲料。东林村建有养殖规模达15000头的生态养羊场,目前存栏7000多头,以一头羊每年吃掉290多公斤秸秆计,每年至少需要秸秆2000吨。目前该村合作农场1300亩地,通过韩国秸秆设备的处理,可供喂羊的秸秆饲料1500吨左右。按每吨饲料的市场价1000元/吨左右测算,这套秸秆青贮设备,不仅可以给全村合作农场上千亩农作物秸秆找到出路,每年更可以为农场节省上百万元的饲料费用。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