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新集镇三夏农民新景象:从大忙到从容
来源:
时间:2014-06-25
点击数:
烈日当头、黄金铺地、老少弯腰”一直是“三夏”时节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新集镇农民传承了几千年的农耕、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新集镇清泉村一处地头树阴下,几名留守年轻妇女跟往常一样在打牌。不同的是,她们把牌局从家里的牌桌上搬到了麦田地头的树阴下。正打得起兴,远处的麦田里有人喊:“三婶,轮到你家割麦了!”一名年轻的妇女拍拍屁股上的土,一溜烟向一台正在田里作业的收割机跑过去,还不忘留下一句话:“看待会儿我收完回来怎么赢你们!”
“现在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孙庄村57岁的郭大爷记得很清楚,以前,每逢“三夏”大忙,挨家挨户天不亮就要起来磨镰刀,一大早就来到麦田,累得腰酸背痛,一天下来最多割一亩小麦。“如今,我们只需在地头撑着口袋,从收割机上接下麦子后撂上拖拉机拉回家。最省劲儿的,有人在地头小麦就被收购走了,高兴地数着钱回家。”老郭笑着说。
村民王小花的说法印证了老郭的话。“十多年前的麦收前,农民都要做好几种准备:身上脱层皮的准备,干粮、收种工具的准备。现在呢,麦子有收割机收割,这边刚收割完那边大型耕地机立马跟进过来进行耕地,秸秆立即还田;等打上水后有机插秧进行插秧……各种农机进了田,收割、施肥、播种、打药全交给机器,再懒的人都能把地种好,只准备着吃饱了等饿就行了。”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