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千灯镇探索土地集体经营新路

来源: 时间:2014-06-27 点击数:

    昆山千灯镇陶桥村居民钱金林和邵永根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但如今他俩的身份却发生了改变,从大农户变成了陶桥村集体农场的管理人员,从为自己种田变为集体种植管理农田。
    今年5月陶桥村发包出去的700多亩农田陆续到期,陶桥村在千灯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土地集体经营模式,将320多亩连片、设施条件较好的土地收归集体经营,开始集体农场试点。在经营管理模式上,陶桥村选择定产、包成本和全奖全赔的集体运作新模式。定产以国家标准净入库数计算,水稻每亩1000斤、小麦600斤;包成本部分包括水稻人工、种子、肥料、机械收割等合计每亩580元,两季总成本为1680元。按水稻、小麦亩均总收益2500元计算,扣除总成本1680元,每亩应产生净收益820元。
    标准制定好,最关键是选好管理者。为了挑选出集体农场的“当家人”,5月16日上午9点,30多名本村的种粮大户参加了陶桥村农场管理人员的竞聘,最终经全体党员、各村民小组长现场投票,钱金林和邵永根成为320亩集体农场的管理者。受聘的两名农场管理人员将承担组织本村劳动力进行生产等管理职能,严格按照集体经营财务制度结算,超额部分则实行全奖全赔。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