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农对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和实行目标价格政策的反映
今年国家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在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试点, 201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较上年棉花临时收储价格20400元/吨(对应的棉农中期籽棉出售价格在4.2-4.3元/斤左右),低600元/吨。
通过在老圩乡肖家、民乐、孙联三个行政村,以座谈和询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棉农对政策变化的反映及植棉意向专题调查。这次调查,参与者18人(其中:参与座谈的9人、询问的9人),植棉者平均年龄63.15岁(变幅52-74岁),2014年植棉面积合计47.8亩,比2013年植棉面积合计57.9亩,减少10.1亩,减幅17.44%; 在18人中,不知道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的有12人占66.7%,知道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的有6人占33.3%;在18人中,不知道实行棉花目标价改革有16人占88.9%,知道实行目标价改革的有2人,占有11.1%%。
在调查中目标价格政策对植棉面积影响。我们原以为,如果棉农早知道本省不在实行目标价格范围内则会缩减植棉面积,其实不然。对此棉农普遍认为,即使在春节前后知道棉花实现目标价格政策,我们不会减少植棉面积。因为:一是在上年大小麦播种后棉花茬口布局就早已摆好,二是这里正常实行稻棉水旱轮作(即使当年棉花行情不好也只好碰碰运气)。如果秋播前知道实现目标价格,而且本省可能不在目标价格实施的范围,就会调减棉花种植面积。
在调查中棉价变化对植棉面积影响。据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我省不在今年棉花目标价格范围,按目前的行情,今年籽棉价比上年低0.5元/斤左右,被调查的18户认为,如果今年籽棉价比上年低0.5元/斤左右,打算明年植棉面积合计27.5亩,比今年植棉面积47.8亩,减少20.3亩,减幅42.5%。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棉农认为理想棉价应该在4.50-5.00区间,少数认为就4.50或5.00,最终把各人的理想籽棉价进行平均是4.71元;即使达到这个理理想籽棉价,扩棉亦有限(仅扩十边隙地)。 很显然,若今年籽棉价比上年低0.5元/斤左右,打算明年植棉面积将会大幅下降(土地利用利润最大化驱使),若今年籽棉价比上年高(即使达到理想籽棉价),则打算明年植棉面积增幅有限。
在棉价特低、植棉形势极差的情况下,植棉将面积缩减,对种植意向调查时,18户种植意向,有11.1%的选择坚守植棉(这些户认为:宁可少植棉而不可以不植棉,植棉虽然用工多,但每亩机械成本仅15元,比栽稻机械成本300元左右低得多),有55.6%的选择水稻、玉米、大豆等搭配种植,有11.1%的选择让土地流转出去。
在调查中如果不植棉,有没有打工或其它意向时。有38.9%选择没有打工意向而只种田,有27.8%的选择外出打工,还有33.3%的选择在家乡做些杂工、小工、养老、养病、带孙子等。
在调查中,棉农企盼:一是企盼棉价高一点,地方政府补一点;二是担心本乡缺少棉花收购点,外乡收购者压级压价,企盼最好本乡能组建棉花产销合作社,以减轻植棉户收入下降。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