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助推沛县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大沙河是黄河故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沛县大沙河是清咸丰元年(1851年)黄河在安徽砀山县蟠龙集决口形成,从丰砀边界二坝附近开始,经由丰县华山在沛县鹿楼镇的油坊口村南流入沛县,于龙固镇的程子庙村注入昭阳湖。沛县境内河道长度33公里,主要承泄豫、鲁、皖、苏四省计1658平方公里的黄河故道来水,大沙河沿岸有栖山、鹿楼、朱寨、安国、杨屯、龙固、河口七个镇。
黄河故道沿线有了优质水产示范区
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以来,沛县规划建设了优质水产示范区,涉及杨屯、龙固两镇。预计总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总面积2.1万亩,其中核心区占地8000亩,建设公共服务中心、休闲渔业示范带、农事体验观光带、水产养殖产业区、循环农业种养区五个功能区,主要养殖品种为龙虾、南美白对虾、河蟹、鲤鱼、鲫鱼等。按照“精品生产、休闲观光、科技示范、高产生产、资本融聚、景观美化”功能定位,利用龙固镇、杨屯镇煤矿开采造成的塌陷地多、水面广阔的地域特点,以大沙河为依托,将休闲娱乐、观赏旅游、生态建设、餐饮美食有机结合,打造成为渔业观光休闲的样板区。
安国湿地带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安国湿地一期工程总投资1.66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表面流人工湿地、生物滞留塘、布水渠、溢流堰、生态岛、围堰、桥梁、涵闸站、土建道路、园林绿化及基础服务设施等工程。
沛县紧紧抓住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的机遇,重点推进“12345”工程,即:畅通一条黄金水道,打通两条绿色走廊,培育三大特色产业,突出四个重要节点,打造五个特色园区。提升大沙河防洪灌溉功能,打造沛西纵贯南北的黄金水道;建设沿沙河两侧高等级公路和绿化带;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加工业、文化旅游业三大特色产业;重点突出鹿楼、安国、龙固、杨屯四个重要节点;培育沙河物流园、鹿楼朱寨万亩果都园、安国万亩瓜园、安国文化产业园、龙固杨屯万亩水产科技园五个特色园区,全力打造富民经济带、绿色发展带、乡村旅游带,建设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先行区。
让黄河故道果蔬飘香农民致富
沙河果都园是黄河故道开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园区,占地面积2.4万亩,园区果树面积达92%,果树品种达27类38种,其中梨树面积1.2万亩,苹果树0.4万亩,桃树0.6万亩,其它如核桃、杏、李树等0.2万亩。去年园区被评为市级农家乐,年接待游客量1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00万元,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黄河故道开发中,沛县围绕“特色农业走廊、绿色生态走廊、历史文化走廊、旅游观光走廊”的大沙河综合开发定位,围绕产业发展中心,做好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果蔬、渔业、食用菌、生态肉鸭等主导产业。突出水利、交通基础设施两个重点,实施中泓疏浚,增强水利蓄水、排涝、景观功能,构建“三纵一横”高等级公路新框架。
按照“一年启动实施,两年初见成效,四年完成任务”的总体安排,2012年底,完成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实施方案和项目库编制,启动实施年度项目,完成总体任务的15%;2013年至2014年,基本完成中泓疏浚开挖任务,基本建成沿河两岸公路,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特色农业基地和文化旅游设施,完成总体任务的70%;2015年,全面完成黄河故道沿线二次综合开发任务。
其中,2012年,沛县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完成21个项目,涉及土地整理、农业提升、生态建设、环境整治、文化旅游五大类,2012年完成投资5.6亿元。
2013年,沛县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共安排项目17项,涉及中泓贯通、道路畅通、土地整理、农业提升、生态建设、环境整治、文化旅游、扶贫开发八大类,2013年共完成投资8.8亿元,
2014年,沛县黄河故道综合开发项目编排8大类17项,计划总投资19.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亿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徐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