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农民将拿到土地“身份证”

来源: 时间:2014-07-25 点击数:

    近日,江宁区正式拉开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序幕。为什么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确权后能给农民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笔者就此采访了江宁区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
    土地确权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据了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指对家庭承包土地和其他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进行确权登记颁证。“近几年,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土地承包工作,自2008年以来连续7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提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相关负责人说,土地确权后,政府部门给农民颁发的登记证,相当于把农民对土地的承包使用权利法律化,农民可以借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可以有效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该负责人说,土地确权可以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让农民吃下一颗长效的“定心丸”,一方面能够激发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激活农村生产要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把土地“装进口袋”带着走
    “近年来,国家农业政策变化较大,土地纠纷日益增多。”据江宁区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不清是引发农村土地纠纷的最大因素,而土地确权则是解决土地纠纷的“金钥匙”。
    据介绍,此次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主要是对二轮承包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不改变二轮承包时期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和权属关系。“打个比方,相当于给农民承包土地办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身份证’。”他说,原来所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记载的内容简单、随意、面积不准、四至不清,有的地方农民证书已经遗失。“这次所发的新证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帮助农户进一步明确家庭承包耕地的实际面积、每块土地的空间位置以及享有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对象。”
    确了权、颁了证,关键是要让产权要素“活”起来。“土地确权之后,相当于把土地承包权变成了农民的存折,装到口袋里,变成‘活资产’。”据介绍,想进城的农民,可以把土地流转给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进行合理开发,获得租金收入,也可以以土地入股,获得股权收入;想种地的农民,可以用土地抵押贷款,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两年内完成全区登记颁证
    据了解,江宁区在禄口街道石埝村及淳化街道周子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整体推进淳化、禄口两个试点街道土地确权工作,其余8个街道将于明年全部完成,后年将完成相关扫尾工作。
    “我们将全面清理土地承包档案,重点收集整理承包合同、土地台账、农户信息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等资料,形成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据介绍,各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将进村入户查清每块承包地的权属、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绘制出农民承包地块示意图,实行一户一图、标识统一的地块编码,做到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面积、合同、登记簿、证书“四相符”,确保确权登记准确。
    在做好土地确权的同时,江宁区还将加快建立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据介绍,淳化、禄口街道作为全区试点街道将率先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经营性资产处置、集体资源发包等十余种交易品种纳入市场进行交易。
    “通过建立交易各方依法、自愿、公开、公正的规则,以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搭建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的产权交易平台,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可以盘活大量‘沉睡’多年的农村土地资源。”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农民可以通过土地交易,使流转有保障、贷款有抵押、创业有资本、合作有基础、种田有责任,大大激发了农民致富活力。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