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新兴:“农业合伙人”共建生态休闲产业联盟

来源: 时间:2014-07-29 点击数:

    近日,位于淳化街道新兴社区的新湖水庄里坐满了客人,老板陈海良正在向客人们推荐:“旁边130亩桃园里的桃子已经成熟,大家可以去那边采摘;后面40亩的葡萄也成熟了,欢迎大家前去品尝……”
    水庄老板为何要帮着其他农业种植户推销农产品?陈海良笑着说:“我们是‘农业合伙人’,相互推荐农产品是我们‘抱团发展’的重要举措。”
    美丽乡村建设引来“凤还巢”
    走进紧邻104国道的新兴社区,清澈见底的池塘、成片的果林、一望无际的稻田……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让这个原本偏远的村落成为城市人向往的幸福家园。“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助推下,许多原本在外工作的新兴人纷纷返乡创业,催生了一批坐在家中当‘老板’的新型农民。”据该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美丽乡村政策效应和发展活力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新兴人找到了返乡创业的“原点”,陈海良就是其中的一位。
    陈海良一直在外经商,看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每逢周末都蜂拥至江宁的农村休闲旅游,嗅觉灵敏的他意识到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将大有作为。瞄准商机后,他立即着手开始回乡创业,并于去年开办了新湖水庄,承包了200多亩的湖面和400多亩的鱼池,经营起了农家乐,设置了餐饮、垂钓等多个休闲项目。“我是农民的孩子,对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陈海良说,村里有许多人和他一样都开始回来“务农”,做“土地文章”,相继种植了油桃、水蜜桃、葡萄、山核桃、蓝莓等,打起了特色农产品牌。
    整合资源探路“集团式”发展
    “由于大家各忙各的,旅游休闲产品单一,难以吸引回头客,‘单打独斗’形成不了休闲旅游农业‘磁场’效应。”陈海良说,比如像他开办农家乐,项目只有垂钓、吃饭,而桃园、葡萄园等只能提供采摘体验活动,难以留住客人,如何把这些一叶叶的“扁舟”连在一起,形成休闲旅游“大船”,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为何不‘打包’推荐,发挥各自的农产品优势,抱团闯市场?”在与其他经营户的交流中,陈海良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富有创意的想法立刻得到大家的赞同,于是新湖水庄便与葡萄园、桃园、蓝莓园、核桃园等几家经营户结成“农业合伙人”。
    “我们几位‘农业合伙人’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合作共赢。”陈海良说,“一人吃饱不叫富,大家共同富裕才叫富。比如我家来客人了,如果他们对垂钓不感兴趣,我会立即推荐他们去种植园里采摘水果;如果有游客在种植园采摘果实,经营户则会推荐他们来我家吃饭……”
    “农业合伙人”收入倍增
    这几天来采摘桃子的市民络绎不绝,很多都是“农业合伙人”推荐而来的,这让桃园经营户老陈心里乐开了花,他说:“背靠‘农业合伙人’这棵大树,一点也不愁桃子的销售。”今年出产的桃子有近60%靠零售销出去了,再也不用到处找销路了。
    采摘桃子、湖面泛舟、品农家菜……如今,在“抱团发展”的催化下,市民可以在新兴社区体验到更多的农趣。“以前来这里休闲,没有什么可玩的,如今不仅能够吃到农家饭,还能采摘果实,一天时间根本来不及玩。”近日,家住南京城区的李先生带着一家老小来这里游玩,他喜欢钓鱼,孩子和妻子则对采摘桃子更感兴趣,一家人尽情享受乡村乐趣。
    “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农业合伙人’规模。”陈海良说,他们一方面将通过举办采摘节等形式吸引客源;另一方面将继续整合当地丰富的现代生态休闲旅游农业资源,吸引更多的经营户参与到“集团式”发展中来,不断丰富旅游品牌和内涵,打造江宁生态休闲和乡村旅游的品牌。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