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石梁河农村路网又有新延伸
一条条光洁平整的水泥路,直修到农民家门口。一个个纵横乡间的公路网,已编织得四通八达。近年来,东海县石梁河镇花大气力,下苦功夫,打响了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公路通了,城乡近了;农民门路广了,脑筋活了,收入多了;农村面貌变了……条条大路惠及5万多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以前人们不难见到“入村一腿泥,出村一脚粪”“无风三尺土,有水一街泥”的尴尬场景。因道路条件差,该镇后代村村民养大一头猪,要请六七个劳动力抬着去卖,好几里路走下来,去掉运费,一头猪四条腿等于少了一条腿。由于到处都是翻浆路,以前胜泉村农民每遇夏秋季连雨天,就得眼睁睁地看着葡萄烂在地里头,即使采摘下来的果子装上了车,外运时也常常因汽车在泥泞的乡村道路上摇晃、颠簸,相互挤压的浆果几乎变成了“果酱”。
为了改变现状,该镇连通断头路,疏通瓶颈路,改造破旧路,建设经济路、资源路、旅游路……几年以来,全镇斥资近千万元投资农村公路建设。目前,全镇建成水泥路面里程达150.8公里,改造危桥险涵 72座,全镇100%建制村连通了水泥路,实现镇到村全部通水泥路。畅通无阻的公路网不仅使全镇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而且使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曾被坑坑洼洼的土路挡住一拨又一拨的葡萄向外运输,随着农村公路畅通,运输便利,葡萄每公斤收购价格提高了1元,最高价格每公斤达到了10元。该镇农民就增收近400多万元。去年,该镇的葡萄面积增加了1500多亩,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葡萄品种达27个,服务葡萄生产的农村公路达到15公里。
腰包鼓了,农民生活也随之提档升级。现在,不少村民将孩子送到县城里读书,有的村民甚至白天开车回村里种地,晚上到城里的家休息,一些村甚至掀起“轿车热”,韩湖村率先成为全镇的“轿车村”“运输村”。
路网纵横,特色品牌借势登高。随着一条条农村公路建成,境内的磨山、海陵湖、万亩无公害葡萄基地等旅游景点的旅游人数比以前增加60%以上,增势迅猛。依托畅通的农村公路。随着全国知名的东海县凯利达制衣厂、凯澜制衣厂等公司纷纷入驻,新建高等级路面农村公路沿线就引进项目14项。据不完全统计,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全镇沿公路线落户的乡镇企业增加了近20家,总投资超过10亿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