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农业系统“四强四变”改作风求实效

来源: 时间:2014-07-30 点击数:

  连日来,海门市农业系统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组织调研、蹲点服务、培训指导,以“四强四变”的务实作风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强化主动服务,变“坐案头”为“跑田头”。选派100名党员技术骨干,分别组建粮食高产增效创建、蔬菜生产、农业科普等5支为农科技服务队,通过选良种、送技术、做推广,全力服务农业生产。制定了党员农技人员包干一个村、联系一个产业、开展一次技术讲座、服务一个经济组织、参加一个科技项目等“八个一”工作制度,与村、农户结对挂钩。通过单位联建、单位自建、市镇联建等方式,建成了省级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田6个、省级生态健康养殖场60家、部级生态健康养殖场5家、示范性家庭农场30家等一批经济效益显著的示范基地。

  强化创新意识,变“守摊子”为“闯路子”。年初,农业局13名中层正职进行轮岗交流,交流对象主要是在同一岗位上任期较长及重点或热点岗位。轮岗到位后,大家熟业务、思发展、找差距、明方向、创路子,工作不断出新出彩。海洋渔业管理工作全省经验交流,绿化工作南通放样,畜牧业转型升级坚定有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农业现代化工程快速推进,各项农业工作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

  强化绩效管理,变“偏形式”为“重实效”。创新考核机制,在指标设置上从偏重业务建设考核向德、能、勤、绩、廉建设全面考核转变;在考评方式上,从偏重“一刀切”、“齐步走”考核向个性化、循序渐进考核转变;在考评内容上,从偏重定量考核向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考评转变;在考评主体上,从偏重业务部门考核向业务部门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转变;在考核结果运用上,从偏重结果本身向重结果运用转变。

  强化项目监管,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对农支持帮扶的力度向广大中小型园区企业倾斜,对祖代家禽、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种禽企业进行了补贴,全市30万户农民受益“粮食直补”和“农资直补”;开展棉花、玉米、蚕桑等科技入户工程,建立了3600个科技示范户,发放物化补助100多万元;结对帮扶210户农村困难户,送技术、建项目,物款捐助30多万元;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业信息化、持证农民培训,把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