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吨粮市”
近期,《泰州市全面建成“吨粮市”实施规划(2014-2016年)》通过专家组评审。省农委主任吴沛良及市委副书记杨峰、副市长陈明冠参加评审会。
泰州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658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其中小麦亩产达403公斤,成为全省唯一亩产超过400公斤的地级市。兴化市、泰兴市、靖江市和姜堰区被省农委认定为“亩产吨粮县”,占全省14席中的4席,列全省之首。
为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工程,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这一要求,今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种好责任田、打好泰州粮,全面建设‘吨粮市’”的战略部署,组织编制实施规划,计划总投入23亿元,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总产再上新台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根据规划,泰州将全面组织实施“1366”工程,即围绕“稻麦两熟优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高产高效同步、生产生态协调”这一条主线,建设里下河、高沙土和沿江“三大板块”,实施基础设施升级、农机装备提升、高产增效创建、加工流通集聚、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生态保护“六大工程”,构建粮食持续增产的资源保障、物质保障、科技支撑和粮食储运加工的高效利用、粮食产销新型社会化服务、粮食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六大体系”,用三年时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吨粮市”,使泰州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排头兵,更好地促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专家组一致认为,“吨粮市”实施规划切合泰州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实际,前瞻性和针对性强,对泰州粮食生产持续高产高效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同时,规划强调组织、政策和科技等保障,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投资估算合理,效益分析客观,它的实施对我省其他地区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