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探索棉花轻简宜机化栽培成效凸显

来源: 时间:2014-08-27 点击数:

       候的影响,近年的棉花生产呈现下滑之势。但是,在棉市下行的大背景下,大丰市的农业科技部门却在与科研院所共同合作,努力探索棉花轻简宜机化栽培技术,力图通过科技创新,改变棉花产销的被动局面,尽快地让传统产业通过科学的“嫁接” 来呈现生产、管理、质量、效益上的新优势,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提升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优势品牌产业。在这方面,本网在过去作过多次图文报道。眼下,在大丰,由于种管投入上的差别,常规棉田棉花长势明显差于轻简宜机化栽培模式的田块,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比较鲜明地看出该市探索轻简宜机化栽培模式已取得了成功。在棉花进入盛铃期,信息员再次踏进试验田,欣赏新模式棉花产生的丰收美景。
    “种棉辛苦,苦在收棉。手工采拾棉花,一人一天最多只能采摘一亩;而机械化采摘,一亩地只需要几分钟”。 接待我们的大丰市稻麦棉原种场技术骨干老朱开门见山,笑呵呵地夸起轻简宜机棉的神奇所在。据该市农委的同志介绍,近两年大丰积极投入轻简栽培棉花尤其是“机采棉” 技术探索研究,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全面采用轻简式宜机化种收棉花,且初期试验已取得成功。去年10亩“试验田”收获时仅用25分钟,今年“试验田”扩大至100亩,目前,这些机采棉田长势良好,棉铃累累,丰收在望。
     其实,探索宜机棉,大丰从2012年就开始了。当时,该市农业部门针对传统棉花生产投本投劳多的实际,想通过农艺、农机的融合,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变“种棉花一年忙到头”的传统状态。市稻麦棉原种场场长、推广研究员王宣山是个有心有为的人,他先在广袤的海边建招待所、办食堂砌试验室,为各路农技科研人员来场工作先建好生活工作基地,而后他主动积极地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省农科院等对接,成功引进了轻简宜机化棉花栽培研试项目,在稻麦棉原种场拿出上等良田,用于适宜全程轻简宜机化的棉花生产试验研究,开始了一场沿海传统棉区生产转型升级的“棉花生产革命”。
    与传统棉花生产相比,“宜机棉”从种到收的过程,处处透着一股“不一样”。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王宣山告诉记者,“宜机棉”的品种是科研机构为机械化采收“定制”的。传统棉花采用播种后移苗的方式,“机采棉”是直接用机械化播种。而为了适应采收时的机械操作,“机采棉”在种植茬口、品种选用、行株距配置等方面有特殊要求,均要适宜机械化大田作业。在管理过程中,他们还通过栽培、药剂等措施,控制棉铃吐絮期一致,便于机械化一次性摘收。
    2013年11月4日,建在稻麦棉原种场上的10亩“试验田” 里出现了历史性的一幕,这天,来自长江流域五省一市的棉花专家与大丰棉农共同见证了沿海百年棉花生产史上首度采用机械采收棉絮的神奇时刻。“连国家农业部都来了‘大领导’” ,老朱再次兴奋起来。他绘声绘色地说,当采棉机从棉地里驶过,籽棉迅速被采棉机吸入。周边赶来看热闹的棉农在现场就“惊呆”了,10亩的棉花地只用了25分钟左右时间就全部采收完毕。农业部门现场算账,“机采棉”机械采收一遍采净率达85%,二遍采净率可达96%,省工节本明显,亩产效益高于传统种棉。要是再把其它试验,如工厂化培育棉苗、机械化大田栽苗、飞行器治虫保棉等等都叙起来,这种棉花多舒坦呀!
    大丰“试验田”里的成果引起了全国业界的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棉花遗传育种专家喻树迅多次到大丰,对“轻简栽培“、“宜机棉”的生育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指导,便笑称这一成果若能得以普及,将大大利用沿海地多地旷的优势,使宜机得以推开,并实现棉农的“快乐植棉”。中国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也来到大丰,深入轻简宜机棉种植现场进行调研,并表示对大丰等沿海地区创新型棉花栽培科研进展将予以关注和支持。
    如今,大丰市“轻简宜机棉”研究试验已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项目。今年,大丰市“机采棉”试验的脚步迈得更大了。全市不仅大幅扩大了轻简育苗移栽棉花的面积,机械化植保、收获的适应性研究步伐加快。由于该市东西部土质、气候有别,研试中,今年该市把100亩“试验田” 分布涵盖进了当地里下河、沿海滩涂盐碱地等两种土壤结构的地块进行研试并记载积累相关数据经验。其中市稻麦棉原种场70亩,土壤为滨海盐土;刘庄镇民主村30亩,属里下河棉区。当前,正值棉花开花结铃高峰期,我们看到,机采棉田长势稳健,节密蕾壮、花艳桃多,一片丰收景象。王宣山高兴地说,我场今年“宜机棉”的各项生育指标良好,只要后期老天帮忙,将实现既高产又达到机采的要求,并充分表明我们的棉花生产创新性研究进展顺利,大成在即。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