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出行环境
大丰市公路管理站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思路,以创建农村公路文明样板路、乡村示范路为抓手,坚持长效管理,强化日常考核,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和出行环境,为大丰市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完善机制推进管养工作
大丰市公路管理站根据上级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机构,明确管养责任。一是全市12个乡镇及经济开发区和大丰港区2个管委会都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配备了管养人员。养护人员采取公开招标、择优录用的办法,打破了福利型养护人员的聘用机制。二是将农村公路养护与农村环境、河道整治相结合,将农村公路养护人员与环境保洁员、河道清理员整合成三位一体,节约用工,提高养护人员的工资报酬,大大调动了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三是每年都与各镇区农路管养办签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安全管理等目标责任书,各镇农路管养办都与管养人员签订养护、安全等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管养责任,保证了管养目标和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实现了常态化管理。四是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公路的考核监督,每季度定期组织管理和技术人员对农村公路进行考核,实行绩效挂钩,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了基层养护单位的积极性,增强了养护人员的责任心,保证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开展创建改善路域环境
大丰市公路站积极开展县道省级文明样板路、县道安保工程示范路、乡村四级水泥路示范路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成2条县道省级文明样板路42.4公里、4条县道安保工程示范路46.7公里、乡村四级水泥路示范路350公里、县道绿色通道310公里、乡村道绿色通道230公里。今年,目标是在全市12个乡镇再创建120公里的乡村四级水泥路示范路,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较好地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自我超越,大大改善全市农村公路的路域环境。
加大处治提高通行能力
今年,大丰市公路站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更好地满足群众出行为出发点、落脚点,加大农村公路处治力度。一是以农村公路维修整治为重点,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和单位对全市农村公路路面病害进行调查和维修,提升维修能力,强化维修监管,保证维修质量,全面提高农村公路路况质量。二是加强农村公路危桥监控,建立管护应急预案,明确管护责任人,签订“危桥管护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桥梁检查,及时做好检查记录,实行一桥一档监控管理,确保农村公路桥梁的安全通行。三是着力推动农村公路管养一体化模式,充分发挥路政与养护的互动管理效应,路政中队积极与各管养单位配合,正常开展农村公路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章行为,有力地维护了农村公路路产路权,净化了出行环境。
健全台账提升管养水平
多年来,大丰市公路站一直根据省公路局2009年274号文——《关于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台账的要求》,各管养单位始终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分类建立健全各项基础台账资料。农路管养办每年多次组织各管养单位资料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养单位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全市农村公路管养资料基本达到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各项资料、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真正提高了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落实农巡加强资金监管
按照农村公路纪检监察巡查工作十项制度的要求,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实行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各管养单位均设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专户,严格财经纪律,实行专款专用,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日常养护管理和中小修工程。每季度与局纪检、财务部门联合,定期对各管养单位的养护资金使用与流向进行检查,坚决纠正各类挪用、占用养护资金的违纪违规现象,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专项专用,为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今后,大丰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将继续以推进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创新思路,全面提升农村管理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再创新业绩、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