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桃林镇北芹村特色产业之路越走越宽广

来源: 时间:2014-09-03 点击数:

    九月的桃林,果菜飘香。走进北芹村设施蔬菜基地,碧绿的黄瓜顶花带刺,鲜红的番茄挂满枝头。种菜大户李保江告诉笔者,“今年我种了6亩地两个大棚,收入18万元不成问题。”
    为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东海县桃林镇北芹村创新举措,全力帮助生产经营主体落实土地、筹集资金、推销产品、培育产业,盘活了现代农业一盘棋。
    流转土地——生产经营有场所
    土地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村把做好土地保障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工作。
    今年春季,北芹村800亩土地准备流转出来种植蔬菜。得知这一信息后,该村村民在第一时间内就把土地抢包到户。
   “付出就会有回报。”该村村委会主任苏振国说,“我们贴心的服务和高额的种菜利润磁铁般吸引着村民,在没有满足村民意愿的情况下,最终村里流转土地1000多亩。才满足新发户的承包要求。”截至目前,北芹村已流转、托管土地8000余亩,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经营。
    筹集资金——生产经营有保障
    充足的资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北芹村通过各种方法,积极帮助生产经营主体筹集资金。
    今年秋季,该村马某在已承包3个温室大棚的基础上,又新包了2个,可是在建设新棚时,资金链出现断裂。得知情况后,该村合作社迅速组织协调小额贷款和扶贫贷款15万元,帮助该户快速恢复了生产。
    今年,北芹村通过信用社扶贫小额贷款获得资金2200余万元,帮助400多户村民建造了温室大棚,预计 1个大棚可获纯利润3万元。“我们还积极向涉农部门推荐经营效益好、发展带动能力强的生产经营主体,以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的扶持。”村蔬菜合作社社长王文成说。
    推销产品——生产经营有市场
    蔬菜只有卖出去,生产经营主体才能“茁壮成长”。北芹不仅把经营者引来,而且帮助产品找市场。
    该村是全镇有名的蔬菜种植大村,设施菜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并辐射带动桃北、顶湖等村大力发展设施菜种植,扶持3000余户农民走上设施菜种植路。
    “在做好设施菜种植的同时,我们构建‘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利益共同体产业链,使经营户、家庭农场与南京、上海等农业龙头企业和超市实现有效对接,让菜农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村党支部书记武保说。目前,该村还兴建了一个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田头市场,菜农实现卖菜不出村。
    培育产业——生产经营有档次
    推进特色产品上规模、规模产业上档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北芹村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使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我们通过扶持农户建立了全省最大的西葫芦基地,发展订单种植60余家,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先进经营模式。同北京农科院签订引种合同,建立100亩育苗基地和100亩蔬菜文化博览园区。”桃林镇分管农业副镇长朱秀文说,“我镇还制定‘南果、北菜、中间带’景观带的5年打造计划,以集聚大批
    果蔬经营户,实现规模种植。”目前,北芹村已建成省高效农业园区,年实现蔬菜产值逾5000万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