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农业百花园“竞相绽放”加速农业现代化

来源: 时间:2014-09-03 点击数:

    农业大县再次迎来加速发展机遇期。日前,东海县出台实施了以粮食丰产增储、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为内容的农业现代化工程十项行动计划,围绕农民增收中心任务,加快推进全县农业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东海县立足自身优势,瞄准农业现代化目标和任务,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海县粮食种植面积在230万亩左右。这几年来,由于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品种改良,粮食产量一直在提高。由于农机化率大大提高,如今的农民也不再像传统的农民那样“汗滴禾下土”。今年,全县夏粮单产、总产分别达391.4公斤和44.8万吨,连续11年实现丰产丰收。“有地就能发家,东海县没有一亩地是抛荒的,每寸土地都能长出金子来。”县农委负责人在接受《新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良好的发展基础上,东海县持续加大现代化进程。今年出台的十项行动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具体实施内容。
    粮食丰产增储行动计划。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15万吨以上。扩大粮食储备规模,全县地方粮食储备增加到2.65万吨,成品粮储备1000吨。围绕目标,主要通过推进亩产吨粮县创建、“旱改水”和“直播改机插秧”、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培育粮食生产新型主体、改善粮食仓储设施条件及完善粮食储备支持政策。
    绿色蔬菜基地建设行动计划。以“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蔬菜生产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提升全县蔬菜生产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在石榴街道和310国道沿线、蔷薇河沿线重点乡镇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模式。今年加强“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和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建设提升6000亩永久性蔬菜基地,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设施农业比重在17%以上;城市蔬菜自给率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叶菜类蔬菜自给率在80%以上。
    畜牧水产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畜牧业规模养殖,全县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新增生猪养殖8万头,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达88%,50%以上大中型规模养殖场达到标准化生产水平。全县渔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高效渔业比重达60%,设施渔业比重达18%。
    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行动计划。重点抓好沿省道、国道、机场、高速等“四沿”区域和主导产业带的规模连片结构调整。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破90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额增长10%,带动农户数增长8%。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持续增产为核心,新增旱涝保收田1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7万亩。全县旱涝保收田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80%,高标准农田比重50%以上。
    农业机械化推进行动计划。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水稻机插秧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农机合作社发展等农机化工作。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其中,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0%,高效设施农业主要生产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3%。
    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行动计划。立足产业需求、农民需要和创新实践,推进强化科技创新、转化应用和人才培养三个关键环节,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全县农业劳动力持证率达到21%,乡镇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90%以上,全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3%以上。
    农民增收及农村扶贫开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形成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3%,低收入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至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以石梁河库区连片开发为重点,加快新一轮扶贫开发步伐,大力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强化落实可支配收入4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和经济薄弱村“新八有”目标,确保2015年全面完成。
    农业经营机制创新行动计划。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6万亩,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0%以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到83%。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新增造林面积4万亩、森林抚育面积3.5万亩,大中型规模畜禽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