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农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来源: 时间:2014-09-10 点击数:

    建设现代农业,是构建现代城乡格局的必经之途
    针对人均耕地仅0.3亩、农业生产小而散,农业比较效益低等弊病,近年来,无锡全力打造生物农业、智慧农业和休闲农业“三驾马车”,推动农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在此推动下,农民口袋更鼓了,乡村更美了,现代城乡新格局建设步伐也加快了。近日,农业部发布《2013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报告》,无锡成为全国14个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的示范区之一,并成为全省首个整体迈入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地级市。
    园区农业打造“升级版”,凸显规模集聚效应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有效集聚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是无锡市激活现代农业的抓手。近年来,无锡市农业重点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十大园区组团”和“百家重点园区”,目前已拥有规模以上农业园区166家,总面积74.88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园区达到30家。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吸引了一批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等争相进入。60亿元的苏宁环球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建设花卉苗木研发、电子商务、专业会展等六大产业平台,以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实验区。投资50亿元的无锡阳山东方田园集合花园式农场运营理念,打造农林、旅游、度假、文化、居住综合性园区,将对当地的水蜜桃、休闲渔业等农业资源进行优化提升。两大农业园区综合项目正成为无锡现代农业园区的“升级版”。无锡市还结合“一村一品”发展推进“一村一园”建设,鼓励发展面广量大、特色鲜明的镇村级园区。上半年,农业园区化比重已达38%。预计到2015年,全市农业园区化比重将达到50%以上,
    与高科技“联姻”,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在劳动力、土地租金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无锡农业要增产增效,进一步发挥好保供作用,就必须与高科技‘联姻’。”市农委人士说。无锡市生物农业竞争力迅速提升。哈勃种业公司去年联合浙大研发的水稻新品种“豇浙优201”亩产达754.8公斤,打破了无锡本地水稻最高亩产纪录。无锡明珠水产研究所研发鲥鱼培育技术,创出生产亩均效益80万的佳绩。
    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以生物育种、生物反应器为重点的生物农业产业体系,建成“无锡太湖生物农业产业谷”、“太湖生命科技园”等一批生物农业园区和无锡科捷诺生物科技、江苏南农高科等一批生物农业领衔企业。2010年以来,生物农业产值规模年均增长27%以上,今年上半年已达28亿元。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是无锡市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的另一条新路。江阴申港三鲜公司研发建设基于河豚养殖的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30户河蟹养殖大户已使用,据测算水产养殖平均产量增加5%,效益亩均增加500元。
    结合当地的山水资源,放大成片的农业生产资源优势,让更多的人踏入乡村,是近年来无锡市不少村集体新的经营之道。山联村将3600亩红豆杉林、500亩龙虾养殖水面等农业基地与靠近常熟、江阴、张家港顾山的山水资源结合起来,增设了7公里长的旅游大道,新建了观光游船码头,增设了20多家农家乐,使该村休闲游提档升级。上半年,该村游客达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在乡村休闲游中植入人文特色,使乡村游由无主题旅游转向主题旅游,是无锡市乡村游的另一特色。江阴市红豆村带动了爱情文化旅游,惠山区阳山镇带动了“桃文化节”,锡山区谢埭荡村凸显“渔文化”特色……使前往寻美景、感受乡村文化的游客与日俱增。
    在农业生产更为集中,乡村环境、生态更加宜人的同时,农民口袋也更鼓了。去年,无锡市休闲观光农业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共带动农户近4万户。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