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鲜花小镇“靓”起来—双店加快统筹城乡发展
一盏盏路灯点亮乡村“不夜城”,一条条“绿色通道”花红柳绿,一个个村庄整洁而又亮丽,一座座新厂房拔地而起,一批批项目接连开工,一批批宾客纷至沓来……初秋的双店镇,处处洋溢着竞相发展的热闹氛围,一幅幅生动而美丽的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
今年以来,双店镇以建设“东海西部新城”为突破口,把启动新型工业重镇、打造鲜花富民产业、加快民生幸福工程建设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任务来抓,突出工作重点,培育典型亮点,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全力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进程,新城居民区、商贸区、工业集中区和市民休息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工程亮点闪烁。
突出富民产业,打造升级版花木之乡
“品牌就是效益,有知名度才有市场。自从‘晶都’牌花卉拿到省知名商标后,基地里的20多个中高档的鲜切花畅销大江南北,有多少卖多少,看来目前的种植规模还是太小了,得扩大基地的鲜切花的种植规模呀!”日前,双店镇北沟村鲜切花种植大户、市场经纪人范景贵高兴地说。
该镇坚持以高效鲜切花种植为发展的主调,在取得“中国花木之乡”、“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区”和“中国鲜切花第一镇”等金字招牌的基础上,今年全力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设中国花卉淘宝镇,打造青年网络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建立网络销售产品展示中心、进行网络创业培训、组织货源对接会等措施,吸纳有志创业的农村青年加盟,吸纳各大快递公司和更多的物流公司进驻,探索出一条集“卖苗+传技+花卉包装+快递服务+长、短途物流运输”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此外,结合鲜花产业特点,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形成“有花的地方就是观光旅游的景点”,赋予鲜花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新内涵,集中打造一个全国最大的百合种植基地、一个千亩百果园和一个千亩田园生态园,创建江苏省四星级旅游示范点,切实增加农民“田园生态游”收入。
突出“四化”建设,打造民生工程看点
盆景、假山、草坪、小桥流水……看着小孙女在新区的公园里欢快地跑来跑去,昌沂村村民吴大爷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他欣慰地感叹:“以前带小孩儿玩也没个去处。马路上车来车往的,河边又怕水太深,小孩怎么玩大人都不放心,要么带回家去,要么时时刻刻盯着。现在有了这么个公园,一家家的小孩都能蹦蹦跳跳地围在一起玩,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他们开心我们大人也省事。”
今年以来,双店镇坚持建管并举,加大东海西城基础设施配套和综合治理力度,优化人居环境。以改善城镇面貌,提高城镇品位为核心,全面实施以326省道16公里新型路灯安装、营造镇区东西出入口景观景点、推行境内公路沿线“路长制”常态保洁、建设孔白村和北沟村鲜切花示范基地千米文化隔音墙为内容的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四化”工程建设,让沿途的村民置身于乡村“都市”中,绽开美丽幸福容颜。截至目前,该镇已投入380万元资金,在236省道路两旁安装了600盏新型路灯,实现了“全线点亮”,惠及沿线10个村庄的村民。此外,还按照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目标要求,强势推进镇区绿化工程建设,通过采取政府财政“买单”和吸纳民间资本的多元投入机制,重点打造牛双桥和北沟鲜切花产业园东西出入口四大靓点。截至目前,一期已投入绿化资金500万元资金,完成成片绿化150亩,凸显“景在绿中、绿在景中”的美丽画卷。
突出新村示范,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近期,孔白村的村民一天天看着村容村貌的变化:临街临路的围墙变白了,大街小巷整洁了,绿化苗木增多了,住宅的墙面绘画内容更丰富了……在北沟村,美丽乡村建设有规划、有实施,目前村庄内外的“三堆”清障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结合“刷新美丽乡村”行动和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建设,以康居示范村和星级环境卫生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双店镇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并辅之以交通、环卫、文化等公共基础建设。通过财政扶持和多方融资的办法加大资金投入,该镇对公路沿线的“江苏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孔白村、“江苏省生态村”代相村和“美丽家园试点村”康居示范村、昌沂村实施环境整治“洗脸”和村庄亮化美化绿化,建设花园式的村庄,配套建设垃圾环保房和污水处理厂。在村庄建设中充分考虑将自然环境、生态的和谐统一和村庄地域特色相结合,进行规划设计,实现了村庄道路全面硬化,自来水入户率、达标率100%;数字电视、网络宽带安装入户率达90%;村庄主干道绿化、路灯安装实现全覆盖。
负责城乡统筹建设工作的该镇副镇长武传奎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我镇将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全面完成4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对新老236省道、310国道、洪夏路沿线村庄实施常态管理。”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