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生态农业别样红
今年来,东台市重抓循环农业的发展,通过创新种养模式,提升农业废弃物利用水平,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达到65%以上,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4.21%,化肥施用强度(折纯)控制在220千克/公顷以下,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控制在2.5千克/公顷以下。
农业十大重点工程有序推进。东台市适时调整十大农业重点工程范围,新增新街生态苗木示范园。启动新街生态苗木示范园、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黄海森林公园3A级旅游景区以及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规划的制定或修编。黄海森林公园3A级旅游景区有序推进,游客服务中心改造工程、游船码头、木栈道相继开工建设。中粮生猪标准化养殖与生态循环利用示范区育肥猪舍、黄海场沼气厂土建主体工程、富安茧丝绸产业园智能蚕室主体工程已全部建成。西溪植物园种苗中心和现代农业展示园形象提升工程全部竣工。新街生态苗木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五烈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服务中心用房进入装修阶段。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正在抓紧推进。
绿化精品工程亮点纷呈。按照“抓重点、攻难点、造亮点”的要求,加大投资强度,加快建设进度,提升建设质量。全市造林绿化完成投资2.1亿元,建设城镇绿化工程5项,新打造绿色景观长廊4条,创建绿化示范村2个、林果经济村2个。投资1780万元,完善提升临海高等级公路、沿海高速两侧绿化,新建344国道、352省道西延段和610省道绿色通道。投资1120万元,完成梁垛镇张倪村、弶港镇新川村2个森林生态示范村和新街镇方东村、富安镇富北村2个林果专业村的绿化任务。
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引导,通过座谈会、督查指导、技术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农作物秸秆焚烧乱抛的危害和“双禁”工作的政策,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粉碎还田的好处。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禁抛的督查力度。今年已新增秸秆收贮加工利用实体5家,全市各类秸秆综合利用实体达到58家,预计夏季收贮、消耗秸秆15万吨以上。在东部成片田块,推广秸秆田间打捆。夏季已投入大型秸秆打捆机具10多台,小型打捆机具30多台,麦秸秆打捆万余吨。落实秸秆临时堆草点。督促各镇区以村组为单位,及时落实临时堆草点。初步统计,各镇区夏收落实集中堆草点近1500个,田头堆草点近3000个,做到秸秆不还田即离田。加强秸秆回敷、秸秆腐熟还田的利用。在富安、南沈灶、安丰和梁垛等镇,加强秸秆桑园成片回敷;在机械化还田基础上,加强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的指导,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率。
农村清洁能源工程稳步推进。通过大力整治畜禽粪便污染,加强畜禽粪便综合治理,不断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好改善,全市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今年全市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20个,东台市农村户用沼气池总数已近6000个,覆盖全市14个镇80多个村;建成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5处,其中中型沼气工程2处,小型3处,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达到27处。建成农村沼气服务网点2处,全市乡村沼气服务网点达到16处,为全市户用沼气池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农业节能减排工作落实有力。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认真做好全市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年初制定减排实施方案,重点实施7大农业减排工程,推进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切实提升减排实效。通过重抓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科学施肥,有效控制农药和化肥污染,加强畜禽养殖场综合整治和规范管理以及农村清洁生活生产。农业部门与环保部门对农业减排工程进行督查跟踪、技术指导和台账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年度减排计划的制订、落实。目前,全市7个农业减排重点工程,其中5个主体建设内容已完成,配套设施正在抓紧完善中;2个大型沼气工程正在招投标,预计下月开工建设,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力度加大。今年,已申报上级部门投入资金423万元,通过建设沼气治理工程、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和有机肥生产项目,加大规模畜禽场粪便综合利用工作力度;通过建设秸秆收贮中心和中小规模多种形式利用项目,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通过建设农业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充分利用“三沼”,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