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技超市做大富民文章

来源: 时间:2014-09-24 点击数:

    农村科技超市把“科技”与“超市”创造性地结合在了一起,并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日前,笔者从江宁区科技局获悉,全区各农村科技超市凭借现代商品超市理念,将成果、技术、信息、产品和服务通通摆上“货架”;农业科技专家“坐诊”超市,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探索了一条富农、便农、惠农的新路径。
    科技超市成推广新技术的舞台
    这几天,横溪农村科技超市的6名技术员一早就开始忙得不亦乐乎。“这段时间西瓜要下市了,我们正在统计今年的产量。”技术员王超回到办公室板凳还没坐热,就又要出发了,“今年我们要向瓜农推广瓜苗种植新技术,就是西瓜苗要斜着栽,从目前的统计情况来看,产量比去年要高得多。”过去瓜农们把每根西瓜苗栽得笔直,看上去整齐漂亮,但不少瓜苗在生长过程中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折断。于是他们开始尝试与地面45度角斜着栽瓜苗,效果很好。
    今年27岁的王超,2009年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了跳回“农门”,在江宁绿桥瓜果菜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民种植、销售农产品。2011年3月,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江宁分店建立后,他们通过与省农科院、南农大等高校院所联合攻关合作,重点对西瓜、草莓、蔬菜等品种进行引种和示范,逐渐摸索出了“西瓜+蔬菜”、“西瓜+草莓”等瓜果高效种植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民“不会种、种不好”的难题。
    在日常运营中,江宁科技超市分店除了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外,还尝试让农民零风险种植。科技超市不仅免费提供新品种子,还补偿农民试种失败的成本。店长王宏山介绍,如果新品瓜果、蔬菜销售出现问题,他们将保证以每斤高于市场价1~2角的价格负责收购。农民种植新品种的胆子越来越大,以西瓜种植为例,不到两年,王宏山就向农户推广了70个新品种,而且九成以上都种植成功。“现在横溪绝大多数瓜农种植的都是小兰西瓜,通过改良,每亩小兰西瓜至少能卖到五六千元。”仅今年,就通过科技超市新引进品种57个,示范新品种39个,转化新技术7项。
    农民尝到科学种植的甜头
    48岁的王福荣以前是一名瓦匠,家里有两个孩子上大学。“那时候收入很少,每到孩子开学的时候,全家人都发愁,光一个小孩学杂费就要一万多。后来看到村里有人种大棚富了起来,我琢磨了很久,也承包了10亩大棚,开始种起了蔬菜。”
    王福荣虽说是农民出生,可种植起大棚蔬菜来,还是显得很吃力:不知道如何施肥、用药等,这让老王很着急。于是,他来到街道农业科技超市寻求帮助。“科技超市里的专家很热心,经常来我家大棚,给蔬菜开‘方子’。”王福荣说,除了专家进家门外,他还多次参加科技超市举办的农业技术专家讲座,学习先进的科学种植知识。
    在科技超市专家的帮助下,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种菜的“行家里手”。今年,王福荣家地里辣椒长势喜人,收益颇丰。“去年种地就挣了12万元,现在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了,负担孩子上学也感觉轻松了许多。”王福荣感慨道。
    “近年来,我区通过科技超市定期组织专家和技术员,采取现场咨询、讲座培训、座谈交流等形式,丰富服务内容,解决了农户许多难题。”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区先后组织技术专家上门服务260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400多项。围绕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余期,累计培训农民2600人次,科技超市让农户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
    “七个统一”打造科技服务品牌
    “在科技超市建设过程中,我区着力突出七个统一,打造科技服务品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科技超市以服务产业为宗旨,发布生产信息,从种苗引进、精准施肥、植物保护到产品营销形成专业的服务队伍,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据介绍,江宁区进一步统一优良品种的种子、种苗引繁、供应,统一品种的种植茬口布局和标准化生产,统一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技术指导、培训,统一种植的模式,统一农资供应、管理,统一产品质量标准收购,统一品牌、包装销售,通过培训一批农民,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带动一批种植大户,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江宁新农村建设,加速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