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和改革创新工作获省表彰
近日,兴化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和改革创新工作在省财政厅的考核评比中获得好评,并荣获省级财政150万元的奖励补助资金。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中央和省级财政改革明确的重要导向,今年以来,我市财政坚持统筹协调、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集中连片、规模改造模式,促进了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提质扩面、建管并重的创新工作思路推广。我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规模、转变方式、综合提效等相关工作有效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化解了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受到上级部门和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并获省财政专项奖励。
在具体的项目整合和创新工作中,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了财政支农整合工作规划及具体的实施方案,重点打破部门局限,将不同类别、相近用途的财政支农资金有机整合,集中用于发展本地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项目。
一是整合五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共2.8亿元,包括土地整治、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中央财政支持小农水重点县和现代农业项目、优质粮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共5项财政专项,重点用于新建高标准农田9.1万亩,实施市级标准粮田改造工程项目治理面积21.3万亩,新建机耕桥720座,新建小型电灌站310座,新建机耕路490公里,新建硬质渠125公里。
二是将水利村庄河塘疏浚整治项目与国土占补平衡项目有效整合,全面启动农村生产河疏浚整治工程,结合废沟废塘复垦工程,对农村急需疏浚的生产河进行清淤。市级财政投入3000万元,按照生产河疏浚土方量给予每方8元的补助,土地复垦通过国土部门占补平衡项目验收后,再按标准给予奖励。全市累计完成生产河土方工程量360万方,复垦废沟塘1200多亩。
三是整合“一事一议”村庄巷道建设、农村改厕、农桥建设、村庄绿化、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垃圾污水处理等项目资源,整合资金规模达1.34亿元,持续推进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村庄环境整治质量,全面落实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