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29亿生态投资释放惠民正能量
“近年来,东海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这在逐年增长的生态环保投资量中可见一斑。”近日,东海县生态县创建办负责人居亚东告诉笔者,该县2011年以来生态环保总投资29亿元,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证。
2013年生态环保投资指数3.57%
东海县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该县生态环保投资额分别为8.09亿元、9.87亿元和11.43亿元,占全县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29%、3.56%和3.57%。三年来,全县生态环保投资逐年递增,投资总额达29.39亿元。
居亚东介绍,近年来,该县生态环保投资改变财政投资的单一模式,坚持“财政投入为主,多元投资并举”,其中,县、乡镇财政投入占近80%,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以独资、合资、BOT等多元化筹集资金占20%以上。西湖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采取BOT运行方式,由徐州源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累计投资1.55亿元建设并管理,县政府从收取自来水污水处理费中支付运行费用,环保部门负责监管,运行效果良好。
生态环保惠民工程成为投资重点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东海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美好环境里感到自豪”,牛山街道水岸名城社区居民邱扣如是说。
据了解,东海县近年把“天蓝地绿水净”惠民工程作为环保投资重点,半数以上资金用于水源保护、污染治理和城乡环境整治。高起点推进“70平方公里、60万人口规模”的生态新城建设,精心实施滨河新区“四桥六路”生态工程,提升城区10多条主干道绿化品位,建设西双湖省级湿地公园、金牛公园、市民广场、石安河景观带等20多处绿色休闲场所。围绕“环境美化、家园绿化、卫生洁化、水体净化”目标,持续开展生态家园共建共创。建成连云港市首个省级生态县,省级生态乡镇实现“满堂红”,16个乡镇(街道)跻身于国家级生态乡镇行列,涌现出市级以上生态村311个,25个村获批省级康居示范村,198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省级考核,近百个单位省市级绿色创建榜上有名。他们以天蓝地绿、水净山青的优美环境成为生态东海、美丽东海的最好注解。
生态环保惠民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境内16条主要河流和63座水库的地表水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连年达到100%,环境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荣膺全省环境“城考”三连冠”。
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逾五成
“着力推进环保设施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居亚东告诉笔者,三年间,累计用于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15.7亿元,占生态环保总投资的53.4%。
据了解,该县投资1.67亿元、全长54.8千米的尾水排放管网全线贯通,日排放尾水12万吨。居亚东介绍,该工程是连云港市重点民生工程,对有效保护石安河、淮沭新河、蔷薇河水质,确保连云港市区、东海县城及周边近百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对保护管线周边2个县区、5个乡镇(场)、35个行政村的生态环境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先后投资3.8亿元建设19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收集管网全贯通,污水处理能力显著提升;投资1.3亿元兴建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40座乡镇(街道)垃圾中转站、6700余座村垃圾房(池),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年提升,2013年达93.6%。将2.6亿元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集中投向乡村,惠及了346个行政村的近百万居民。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