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市量下降、销售旺季影响 连云港四季度菜价涨势难挡
“韭菜3块一斤、黄瓜3块一斤,丝瓜4块一斤。”近日,市民买菜时发现,随着气温的降低,菜价上涨了。日前,国家统计局连云港调查队公布的数据显示,连云港前三季度的CPI上涨2.4%。“受多重因素影响,菜价上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调查队有关负责人李福健表示。
青黄不接
本地菜上市量减少
“西红柿怎么这么不新鲜,不少都坏了。”日前,市民王女士在朝阳东路一家大型超市买菜时抱怨菜的“卖相”差了。
在艺北农贸市场买菜的刘阿姨同样发现了这样的情况,“这两天的黄瓜个头小、长得不好看,但价格还不便宜。”她挑选了一番后告诉记者。
“丝瓜是从山东那边拉过来的,4块钱一斤,西红柿3块钱一斤,也不是本地的。”艺北农贸市场的一位王姓摊主告诉记者,随着气温下降,本地蔬菜上市量的减少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菜价。
苍梧菜市场一摊位的周老板则告诉记者,“现在正是菜贵的时候,本地菜少,大棚蔬菜又没有大批量上市,青黄不接。”他销售的本地二茬黄瓜、西红柿和韭菜均是3块钱一斤,价格比前期涨了不少。他同时告诉记者,大棚蔬菜大批上市,菜价也不可能降,“大棚蔬菜种植成本本来就高,运输也要成本。”
多因素“发力”
推动菜价上涨
“后期降温天气增多,鲜菜、鲜果等农产品因生长受限、运输不畅、供应量相对偏紧,同时猪肉、羊肉等肉食品进入传统销售旺季,需求有所增加,加上节日因素的推动,一定程度上加剧肉禽、鲜菜、鲜果等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上行的可能。”李福健认为,四季度港城的菜价面临的上行压力增大。
此外,从今年以来总的价格形势看,食品类价格依然上涨明显,与去年同期相比,食品中粮食、蛋、水产品等主要食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将直接增加食品加工、餐饮等下游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后期菜价上涨对其他领域的传导作用不容忽视。”李福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