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年避免谷贱伤农 苏州为稻农启动“托市”机制
国内稻米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我市今年将首次启动秋粮托市收购,防止谷贱伤农。全市秋粮收购工作会议昨天召开,今年我市粳稻收购价按国家最低收购价执行,即中等质量晚粳稻每50公斤155元,比去年提高4元。凡价外补贴订单合同内的粳稻,在此基础上,按10元/50公斤结付价外补贴款。
托市收购是指当稻米市场收购价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收购价时,由国家指定的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挂牌收购,非国家指定企业可随行就市收购,目的是稳定市场粮价、保护农民利益。今年我市粳稻生产面积117万亩,比去年持平略减,粳稻单产在1240斤/亩左右,与去年持平,预计全市粳稻总产为72.5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我市今年秋粮收购,水稻价外补贴政策收购和国家托市政策性收购将成为主导。”市粮食部门介绍,往年我市粳稻市场价格都高于最低价格,而今年受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进口大米价格一路走低等多种因素影响,粳稻市场价比国家最低收购价略低,所以就启动“托市”收购,来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据统计,全市粳稻收购量在38万吨左右,其中,地方储备粳稻轮换补库30万吨左右,托市收购7万吨左右。
今年我市常熟、张家港和吴江共有16个收储库点通过审核,成为托市收购委托收储库点。目前,全市秋粮收购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各地签订水稻价外补贴订单合同3482份,同比减少250份;签订订单面积87万亩,同比增加7万亩,总量为41万吨。资金方面,全市秋收资金需求约12亿元左右,其中拟向农发行申报收购资金贷款规模9亿多元,由中储粮公司提供2.3亿元,其余由企业自筹。仓容方面,已落实仓容47万吨。同时,安排了高温烘干机35台,烘干能力370吨/小时; 低温烘干机394台,装机容量6741吨。
“托市”收购价格比市场价要高,但收购要求也高,符合条件的水稻才能够卖上好价钱。为了粮食储存安全,国家规定托市收购的粳稻,水分不能高于15.5%,杂质不能高于1%。粮食部门提醒广大农民朋友,收割上来的稻子,当天晚上不能用塑料布覆盖,覆盖以后就把稻子闷黄了,发黄的稻子是没人收的,米厂将来也不要;稻子得抓住晴天把它晒干了,扬净了,才能有好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