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房山镇出新出彩做美生态
东海县房山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相和谐。至目前,全镇市级以上生态村占比86%,前不久,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
房山镇镇驻地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水晶之乡、意杨之乡,江苏百家名镇。房山镇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连霍高速公路、245省道穿境而过,蔷薇河、淮沭河绕镇流淌。全镇总面积149平方公里,地下矿藏量大质优,存放在国家地质博物馆的“水晶大王”即出土于该镇。境内房山海拔142米,面积达2平方公里,山上洞奇石美,古迹众多,底蕴丰厚,是连云港市的一座名山。与之相毗邻的房山湖拥有水面8000亩、滩涂万亩,依山傍水,相得益彰。镇领导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生态环境,使房山成为旅游玩乐的一方宝地,也带起了房山的游乐会、节庆会、商贸会,并拉动了地方商业、客运、旅游业的发展。
为切实抓好生态创建工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房山镇积极做好生态镇系列工程。建设日处理 1500吨的污水处理厂,总投资达550万元。一期0.5万吨污水处理工程和14.73公里主支管网铺设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主要是将生活污水、建成区污水接入集中处理,不使污水流入翻水河、民主河。建设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投入300余万元建成日处理垃圾50 吨中转站一座,全镇投放610个垃圾桶、210个果皮箱,建设垃圾池173个,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配备管理人员10人、保洁工人38人,公共场所和主要街道实现全天候保洁。建设标准化集贸市场。投入200余万元改扩建近2200平方米钢结构农贸市场一座,设立13个交易区200多个交易摊位。生态农业特色明显。以规模化手段、产业化方式、市场化思路,强势推进生态肉鸭、富硒稻米、特种水产、设施蔬菜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高效化建设的农村生态产业发展新格局。培育了蟹田米业、民主面粉等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及邱庄、兴谷等7家农业龙头企业,创建注册了“二月春”的蔬菜品牌。全镇建起畜禽专业合作社22个,各类经济合作组织达68家,入社会员3620户。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去年以来争取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投入到双岭、山后、前杨、兴东、大戚、贾庙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受益土地面积2.2万亩,新增成片造林760亩,修铺农村道路66公里,分批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整治村庄展70%以上,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改善。生态旅游和湿地修复成效显著。以发展生态旅游为突破点,推进“河库生态资源和圣地湖”的联合开发。以生态为主题,打好河湖生态牌,做好滨水休闲和观光农业文章。确立“发展绿色产业,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优势经济,提升三产服务业水平”的理念,依托百里方圆一山独秀的房山、拥有万亩水面滩涂的房山湖及黑石岭、双岭连绵起伏的丘陵所造就的环境优越、地理特殊的条件,开发打造湖滨乡村旅游示范区,该示范区已被评为省三星级旅游示范区。
通过高端规划及近几年来的统筹建设,该示范区已建起了苗木观赏、农业采摘、水上娱乐和特色风味四大园区,她们既可形成一体,又可独成一家,以丰富的项目和特色的景观,满足游客的游览之趣。下一步房山镇启动绿色生态靓丽工程,建设滨河绿带和湿地公园,形成“大、中、小”与“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打造生态家园,构建优美的生态旅游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更加协调相容,带动相关产业转型与提升。实施全面生态改造,着重利用房山北面适宜建生态山林公园的特点,挖掘潜力,建设高效、生态旅游湿地、打造生态特点景区,形成了“满山绿、水如镜、水土相间,山水相依”的景观格局。再加上成片成林的香樟、风景柳等景观树,使山湖区空气清新、环境怡人,鸟语花香,渔歌唱响。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