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北区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编制

来源: 时间:2014-11-05 点击数:

    常州市新北区在编制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中着重突出“多规合一”要求。
    一是关注民意,强调村庄布局规划上图落地要求。坚持自下而上、几下几上原则,明确区级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镇、村的工作分工,开展基础调研工作,对各行政村、自然村、村民小组的村庄现状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同时对德胜河以西、沪蓉高速公路以北地区的村庄居民进行相关民情调查问卷,结合调研情况,明确初步保留的中心村、居民点布局。
    二是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结合区“8585”重点工程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持续改善民生的要求,加快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严格按“四美一特”标准,组织推进梅林、龙珠山、小黄山、青城村、新华村五个规划实现点上有特色、线上见风景、整体大提升的新农村建设成效。持续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对全区18个“三星级康居乡村”、277个“二星级康居乡村”和768个“环境整洁村”共计1063个自然村进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区镇两级财政落实资金1465万元对达标村进行以奖代补。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体现高标准特点。坚持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行政村卫生室、健身点和镇域养老中心等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农村河道、管网、道路等基础设施水平。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镇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拓展村级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智慧城区建设向行政村(社区)延伸。加快西部中心镇、特色村建设步伐,提升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
    四是社会治理体现惠民先行特点。全区2.83万名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人员已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范围,建立起了城乡一体的保养金自然增长机制。全面开展新北区“智慧邻里中心”建设,鼓励“淘常州”等社会力量在农村地区建立便民服务点,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公益慈善、教育培训、文体娱乐和社区服务等各类社会组织,补充和壮大基层管理服务力量。全面推广“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和“老娘舅调解工作室”,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以老小区、安置小区和镇村主要道路为重点,不断加大技防设施建设提升工作,并纳入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
    五是特色产业体现生态优化设计特点。支持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紧密融合,着力打造集生产、科研、推广、旅游于一体的综合现代农业示范区。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