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四项措施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

来源: 时间:2014-11-14 点击数:

    近年来,金坛市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四项措施,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资金支持、科技应用、精深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引导永康农牧科技、八达畜禽等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与农户建立互利互惠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将优势农产品基地变成龙头企业的原材料“生产车间”,将农民变成龙头企业的“产业工人”,推动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统”的功能,通过鼓励引导合作社开展成员内部和对外土地流转,达到土地的集中连片,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在生产中进行统一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统一农业投入品采购供应,实现标准化生产;通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推行品牌化经营;通过开展“农超对接”,开设农产品专卖店,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合作社市场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合作社有869余家,示范社100余家。新增“三品”认证和商标注册7个,其中 “三品”认证3宗,12个产品,注册农产品商标8个;新增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2个。
    二是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自属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每个机关单位帮扶一个龙头企业出口基地和一个蔬菜生产基地,进行规范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插牌立标“五统一”的标准要求,建立完善基地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基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提升产品品质。落实基地生产“一册两书三证”制度,建立农户登记档案,建立生产记录,统一生产管理,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生产记录档案和质量溯源制度。按照有规模、有设施、有形象、有科技、出高效的标准,着力培植一批示范基地典型。
    三是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首先是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的宣传培训力度和覆盖面,提高广大农户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其次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和“三个不得”的原则,采取互换、转包、转让、出租、股份合作、托管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第三是充分发挥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作用,及时搜集、发布土地流转信息,扩大信息覆盖的范围,促进土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流转,向优质农产品基地流转。目前,全市规模流转土地面积6985亩,已落实优质农产品基地核心区面积13602亩。
    四是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市域内农药销售企业、批发大户农药经营品种审核登记备案制度。建设农药市场准入电子交易大厅,将全市农药批发大户纳入统一管理。对符合经营高毒农药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签发《高毒农药经营定点证》,严格限定其经营范围和区域,并做好详细的高度农药经销台账,确保高毒农药不使用在蔬菜生产区。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销售、使用禁用农药和违规使用限用农药行为。依托信誉高、规模大的农资经营业户、合作社,开展农资配送体系建设,实现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所需农资产品全封闭、无缝式管理。指导农资经营户建立健经营档案,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保障。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