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田楼“五轮齐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来源: 时间:2014-11-18 点击数:

    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创建工作中,田楼镇立足农村实际,通过采取宣传推动、镇村联动、控管撬动、投入拉动、追究驱动的措施,五着并举、五轮齐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解决民生问题,彻底打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一、宣传推动。该镇通过会议、培训班、印发资料以及广播喇叭等形式,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的氛围。农业服务中心、司法、工商、食安办等有关部门联合,对镇域内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以及加工的业主进行农产品安全生产、科学养殖种植、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公德教育,提倡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增强广大农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二、镇村联动。近年来,田楼镇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时,注重完善网络建设,在全镇范围内实施农产品监管跟踪体系,明确由镇人大抓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科学分工,加强合作。同时,该镇还根据本镇实际,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心下移,改变村组无人员参与的状况,落实专兼职监管员、信息员,建立镇、村、组三级和人大代表共同参与的监督渠道,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三、控管撬动。该镇从源头管理抓起,着力改善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镇人大牵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工商、食安办、安监所以及镇域内的县镇人大代表不定期对26个村(社区)内经营销售种子、农药、化肥的经营者进行全面监管,建立台账和档案,有据可查,便于出现问题及时追究。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工商积极会同县农业执法部门加大高毒高残留农药、抗生素等违禁药物使用的查处。推行农资专卖,逐步实行农业产品原料统一购进、统一供应,从源头上严防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饲料、假种子和劣质化肥以及其它化学物质进入农产品生产经营环节。大力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经营和订单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管理提供机制保障。重点把好“四关”即:产前要把好投入品、产地环境关;产中要依据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把好生产过程中的巡查关;产后要严格执行产地准出及追溯制度,把好产地准出关;要建立突发事件的报告制度,把好应急处置关。
    目前,该镇荣盛生物制剂有限公司产品已获取国家两项专利、省级12项专利;融盛葡萄专业合作社、兴农辣椒专业合作社等6家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的葡萄、西瓜、辣椒、莲藕以及优质稻米通过订单农业,90%以上的农副产品直销上海、浙江、苏州等南方大中城市。
    四、投入拉动。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投入力度。该镇在县农委、财政、畜牧渔业以及科协等单位的支持下,通过召开人代会,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需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在财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和保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特别在屠宰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配备必需的快速检测设备,杜绝不安全农产品流入市场,坑害消费者。
    五、追究驱动。在种养环节上,田楼镇农业服务中心会同兽医站加强组织化养殖和种植的管理,积极探索农产品产地编码管理,试行食用农产品产地编码卡,为市场准入制度的推行做好基础性工作。在县相关单位的帮助下,通过探索农副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及操作模式,完善农产品的交易和质量追究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的信用体系,从而确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